前言 | 第1-9页 |
一、 论自由主义 | 第9-14页 |
(一) 自由主义的四层含义 | 第9-11页 |
(二) 自由主义的局限性 | 第11-13页 |
(三) 自由主义的体现和运用 | 第13-14页 |
二、 论人权 | 第14-18页 |
(一) 确立法治基础,依法保障人权 | 第15-16页 |
(二) 权利的保障全靠个人养成不肯放弃权利的好习惯 | 第16-17页 |
(三) 民权的保障是法律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 | 第17-18页 |
三、 论宪政 | 第18-26页 |
(一) 行宪政,立宪法,训练人民和政府 | 第18-19页 |
(二) 宪政不为资产阶级所专有,能为各阶级服务 | 第19-20页 |
(三) 要制宪政府先守法,宪政的预备在于养成守法的习惯 | 第20-22页 |
(四) 国家高于一切,建设一个没有党争的宪政 | 第22-23页 |
(五) 宪政是常识政治,可学可行 | 第23-24页 |
(六) 宪法内容要适应时势的需要,符合国情 | 第24-25页 |
(七) 行宪护宪,人人有责 | 第25-26页 |
四、 论民主政体 | 第26-34页 |
(一) 政治的目标在于建立一个“好政府” | 第26-28页 |
(二) 主张联邦制,支持联省自治 | 第28-29页 |
(三) 主张民主政体,实行民治主义 | 第29-30页 |
(四) 抵制专制,倡议民主 | 第30-31页 |
(五) 民主政治是幼稚园政治,现代独裁是研究院政治 | 第31-33页 |
(六) 世界文化的趋向是建立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 | 第33-34页 |
五、 论政党政治 | 第34-39页 |
(一) 政党的起源、功用和势力 | 第34-35页 |
(二) 政党政治须有独立的政论家 | 第35-36页 |
(三) 解除党禁,废除党治,实行多党制 | 第36-37页 |
(四) 认清两类不同的政党,划分两个不同的世界 | 第37-39页 |
六、论思想自由 | 第39-45页 |
(一) 取消统一思想与党化教育的迷梦 | 第39-41页 |
(二) 思想革命和思想自由是建设的前提 | 第41页 |
(三) 言论自由要靠人们自己去争取 | 第41-43页 |
(四) 开放报禁,倡导新闻独立 | 第43页 |
(五) “理未易明”,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