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eui基因对杂交稻若干生物学特性和构成产量因素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0页
前言第10-16页
 1. 水稻长穗颈种质(eui)的发现第10-11页
 2. eui种质的形态特征第11页
 3. eui基因的遗传行为第11-12页
 4. eui基因的分子定位第12页
 5. eui基因的作用机理第12-13页
 6. eui种质的育种应用第13-16页
  6.1 eui基因应用于恢复系选育第13页
  6.2 eui基因应用于不育系选育第13-14页
  6.3 e-杂交稻的研究第14-15页
  6.4 长穗颈不育系制种技术第15-1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6-18页
 1.1 试验材料第16页
 1.2 试验方法第16-18页
  1.2.1 田间试验方法第16页
  1.2.2 调查记载方法第16-17页
  1.2.3 统计分析方法第17-1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8-40页
 2.1 不同eui基因型e-杂交稻农艺性状分析第18-21页
 2.2 不同eui基因型e-杂交稻产量及构成产量因素分析第21-24页
 2.3 不同eui基因型e-杂交稻分蘖动态及株高动态分析第24-25页
  2.3.1 不同eui基因型e-杂交稻分蘖动态分析第24-25页
  2.3.2 不同eui基因型e-杂交稻株高动态分析第25页
 2.4 不同eui基因型e-杂交稻比叶重及叶面积指数分析第25-28页
 2.5 不同eui基因型e-杂交稻干物质生产能力第28-31页
  2.5.1 干物质生产力第28页
  2.5.2 干物质的运转及群体生长率(CGR)第28-31页
 2.6 不同eui基因型e-杂交稻籽粒灌浆动态分析第31-34页
  2.6.1 方程参数的生物学意义第31-34页
  2.6.2 不同eui基因型e-杂交稻籽粒的灌浆特性差异第34页
 2.7 配合力分析第34-40页
  2.7.1 各性状组合间差异显著性测验第34-35页
  2.7.2 各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第35-36页
  2.7.3 一般配合力效应(gca)分析第36页
  2.7.4 特殊配合力效应(sca)分析第36页
  2.7.5 基因型方差、群体配合力方差、遗传力的遗传变异分析第36-40页
3. 结论与讨论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案例》:振华实业公司薪酬体系探讨
下一篇:数量性状标记辅助选择的计算机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