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CONTENTS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5页 |
·世界制浆造纸产业水污染负荷及用水现状 | 第14-17页 |
·美国 | 第14-15页 |
·德国 | 第15-16页 |
·日本 | 第16页 |
·其它发达国家 | 第16-17页 |
·我国制浆造纸产业水污染负荷及用水现状 | 第17-18页 |
·造成我国制浆造纸产业用水及水污染负荷现状的原因 | 第18页 |
·我国造纸行业废水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造纸废水循环回用带来的影响及其控制手段 | 第18-23页 |
·造纸废水循环回用带来的影响 | 第18-20页 |
·各有害物质的控制手段 | 第20-21页 |
·造纸废水的处理技术 | 第21-23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3-25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企业的生产概况 | 第25-44页 |
·原料和生产产量 | 第25页 |
·生产工艺流程 | 第25-29页 |
·纸板生产流程 | 第25-27页 |
·废水处理系统 | 第27-28页 |
·工艺特点 | 第28-29页 |
·生产中的水平衡及循环用水的物质积累 | 第29-35页 |
·浆水平衡图 | 第29-31页 |
·系统中物质积累情况分析 | 第31-35页 |
·问题和建议 | 第35-41页 |
·白水封闭循环带来的问题 | 第35-37页 |
·建议 | 第37-41页 |
·废水处理工艺选择 | 第41-42页 |
·工艺选择考虑的因素和原则 | 第41页 |
·基本处理工艺的确定 | 第41-42页 |
·试验用水水质 | 第42页 |
·表征参数与检测方法 | 第42-44页 |
第三章 混凝沉淀试验研究 | 第44-53页 |
·试验装置和材料 | 第44-45页 |
·试验材料 | 第44-45页 |
·试验装置 | 第45页 |
·试验主要方法和步骤 | 第45-47页 |
·单因素试验 | 第45-46页 |
·混凝参数选择 | 第46页 |
·试验步骤 | 第46-47页 |
·混凝沉淀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47-52页 |
·絮凝剂的选择 | 第47-48页 |
·PAC的加入量对混凝沉淀效果的影响 | 第48-49页 |
·PAM投加量对混凝沉淀效果的影响 | 第49-50页 |
·pH值对混凝沉淀效果的影响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化学氧化试验研究 | 第53-65页 |
·Fenton氧化试验研究 | 第53-57页 |
·H_2O_2的加入量对氧化效果的影响 | 第53-55页 |
·nFe~(2+)/nH_2O_2对Fenton氧化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pH值对Fenton氧化效果的影响 | 第56-57页 |
·反应时间对Fenton氧化效果的影响 | 第57页 |
·NaClO氧化试验研究 | 第57-60页 |
·NaClO投加量对NaClO氧化效果的影响 | 第58-59页 |
·pH对NaClO氧化效果的影响 | 第59-60页 |
·氧化反应时间对NaClO氧化效果的影响 | 第60页 |
·KMnO_4氧化试验研究 | 第60-64页 |
·KMnO_4投加量对氧化效果的影响 | 第61-62页 |
·pH对KMnO_4氧化效果的影响 | 第62-63页 |
·反应时间对KMnO_4氧化效果的影响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混凝沉淀和化学氧化对废水的联合处理 | 第65-71页 |
·联合处理试验方法 | 第65-66页 |
·混凝沉淀-化学氧化联合试验方法 | 第65-66页 |
·化学氧化预处理-混凝沉淀联合试验方法 | 第66页 |
·联合处理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66-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