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2页 |
·光周期调控开花途径的研究 | 第14-18页 |
·光周期作用于开花的形态发生及信号传导研究 | 第14-15页 |
·光周期调控开花的遗传途径和作用机理 | 第15-16页 |
·光受体 | 第16-17页 |
·光周期途径隐花素突变体的研究 | 第17-18页 |
·激活标签法 | 第18-21页 |
·激活标签法的原理 | 第18-19页 |
·激活标签法中的载体 | 第19页 |
·激活标签突变体的检出和鉴定 | 第19-20页 |
·激活标签法的优点 | 第20-21页 |
·激活标签法的应用 | 第21页 |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 第21-31页 |
·蛋白质组学的产生 | 第21页 |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 | 第21-26页 |
·拟南芥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 第26-31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1-32页 |
第2章 拟南芥光周期调控开花突变体的筛选 | 第32-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6页 |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6页 |
·实验结果 | 第36-40页 |
·拟南芥光周期调控开花突变体的筛选 | 第36-37页 |
·晚开花突变体T-DNA 插入位点的鉴定 | 第37页 |
·早开花突变体T-DNA 插入位点的鉴定 | 第37-40页 |
·讨论 | 第40-42页 |
第3章 拟南芥光周期调控开花突变体基因的鉴定 | 第42-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6页 |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49页 |
·总RNA 的提取 | 第46页 |
·开花相关基因的鉴定 | 第46-47页 |
·拟南芥突变体幼苗表型分析 | 第47-49页 |
·讨论 | 第49-50页 |
第4章 拟南芥光周期调控开花突变体的蛋白质组学初步分析 | 第50-6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0-53页 |
·实验材料 | 第50页 |
·实验方法 | 第50-5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3-60页 |
·植物生长情况 | 第53页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53-54页 |
·单一SDS-PAGE 垂直平板电泳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cry1cry2 和SCC106-D 植株总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 | 第55页 |
·cry1cry2 和SCC106-D 植株总蛋白差异蛋白质点的鉴定 | 第55-58页 |
·cry1cry2 和SCC106-D 植株总蛋白差异蛋白质点的功能分析 | 第58-60页 |
·讨论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71页 |
附录 B 溶液配方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