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21-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结构安排 | 第21-23页 |
第2章 银行效率和信用风险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23-36页 |
·银行效率理论 | 第23-28页 |
·银行效率的涵义 | 第23页 |
·银行效率的分类 | 第23-25页 |
·银行效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信用风险理论 | 第28-31页 |
·信用风险的定义 | 第28-29页 |
·信用风险的特点 | 第29-30页 |
·信用风险的分类 | 第30-31页 |
·影响银行效率的风险因素 | 第31-36页 |
·不良贷款率对银行效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贷存比对银行效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银行规模对银行效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资本充足率对银行效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第3章 基于信用风险调整的商业银行效率测度 | 第36-44页 |
·SFA 模型介绍 | 第36-37页 |
·样本数据和变量的选取 | 第37-39页 |
·研究样本的选择 | 第37页 |
·投入产出指标的设定 | 第37-38页 |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 第38-39页 |
·信用风险调整前后的商业银行X—效率测度 | 第39-42页 |
·成本函数模型设定 | 第39-40页 |
·成本效率测度结果 | 第40-42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信用风险对商业银行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4-50页 |
·变量定义与回归模型的构建 | 第44-45页 |
·回归模型变量的设定 | 第44-45页 |
·面板数据模型的设定 | 第45页 |
·信用风险与效率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45-48页 |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 第45-46页 |
·面板数据模型类型选择 | 第46页 |
·实证结果 | 第46-48页 |
·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解释 | 第48-50页 |
第5章 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来提高银行效率的途径 | 第50-54页 |
·降低不良贷款率 | 第50-51页 |
·不良资产证券化 | 第50页 |
·资产(债务)重组 | 第50-51页 |
·自身化解不良贷款 | 第51页 |
·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 第51-53页 |
·信用风险的贷前控制 | 第51页 |
·信用风险差别化控制 | 第51-52页 |
·组建风险评级专业团队 | 第52页 |
·建立银行业统一数据库 | 第52-53页 |
·强化金融监管力度 | 第53-54页 |
·健全信息披露监控机制 | 第53页 |
·提高金融监管人员的素质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附录B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