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煤矸石路堤对沿线地下水和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 第11-12页 |
·煤矸石应用现状 | 第12-16页 |
·煤矸石的分类 | 第12-13页 |
·煤矸石的主要利用途径 | 第13-16页 |
·煤矸石路堤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煤矸石的主要成分 | 第17页 |
·煤矸石淋溶和浸泡液的主要污染因子 | 第17-18页 |
·煤矸石中的主要污染物污染途径 | 第18-19页 |
·水土污染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 第20-22页 |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主要工作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路用煤矸石物理化学性质的试验研究 | 第23-29页 |
·煤矸石的化学成分及粒度特征 | 第23-25页 |
·煤矸石的化学成分 | 第23-24页 |
·煤矸石的颗粒构成及级配特征 | 第24页 |
·煤矸石颗粒破碎细化规律 | 第24-25页 |
·煤矸石的物理力学特性试验 | 第25-28页 |
·煤矸石的液塑限 | 第25页 |
·煤矸石的击实特性 | 第25-26页 |
·煤矸石的压缩性 | 第26-27页 |
·煤矸石的渗透性 | 第27页 |
·煤矸石的强度特性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煤矸石路堤对地下水土环境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29-43页 |
·煤矸石中微量有害元素含量检测 | 第29页 |
·试验室淋溶和浸泡试验 | 第29-36页 |
·样品采集及制备 | 第29-30页 |
·试验方法 | 第30-31页 |
·检测方法 | 第31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1-36页 |
·现场煤矸石路堤渗水测试与浸泡试验 | 第36-39页 |
·暴雨后煤矸石路堤的渗水测试 | 第38页 |
·试验路堤现场浸泡试验 | 第38-39页 |
·公路沿线地下水污染现状与评价 | 第39-41页 |
·公路沿线地表土壤污染现状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煤矸石路堤污染物运移数值模拟 | 第43-63页 |
·HYDRUS2D 数学模型简介 | 第43-49页 |
·土壤水分运动 | 第43-44页 |
·溶质运移 | 第44-45页 |
·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 | 第45-46页 |
·物理平衡问题 | 第46页 |
·植物根系吸水及溶质摄取 | 第46-48页 |
·上下边界条件 | 第48页 |
·模型基本输入数据 | 第48页 |
·应用情况 | 第48-49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结果分析 | 第49-62页 |
·模型的假定条件 | 第49页 |
·有限元模型与网格划分 | 第49-52页 |
·参数的选取及输入 | 第52-54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4-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煤矸石路堤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防治对策 | 第63-75页 |
·环境影响评价流程 | 第63页 |
·评价标准与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63-67页 |
·评价标准 | 第63-64页 |
·评价指标 | 第64-67页 |
·煤矸石路堤环境的调查、监测及试验分析 | 第67-68页 |
·环境调查 | 第67页 |
·环境质量监测 | 第67-68页 |
·试验分析 | 第68页 |
·现状评价及预测评价 | 第68-71页 |
·现状评价 | 第68-69页 |
·预测评价 | 第69-71页 |
·工程实例分析及防治对策 | 第71-74页 |
·工程实例分析 | 第71-73页 |
·防治对策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5-77页 |
·主要结论 | 第75-76页 |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4页 |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参研的项目)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