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3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嵌入式系统概念 | 第11-12页 |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2页 |
·嵌入式系统图形用户界面现状 | 第12-13页 |
第2章 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分析 | 第13-19页 |
·图形用户界面概念 | 第13页 |
·用户界面的发展史 | 第13-14页 |
·GUI在嵌入式系统中的作用和要求 | 第14-15页 |
·嵌入式GUI发展方向 | 第15-16页 |
·流行嵌入式GUI系统分析 | 第16-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构建宿主机开发平台 | 第19-33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19-21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特点 | 第19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现状 | 第19-20页 |
·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20-21页 |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 第21-24页 |
·嵌入式Linux特点 | 第21-23页 |
·主流嵌入式Linux | 第23-24页 |
·Linux系统下的软件 | 第24-29页 |
·Minicom的配置和使用 | 第24-25页 |
·NFS(Network File system) | 第25-27页 |
·配置Linux的FTP服务 | 第27页 |
·在RedHat中添加新用户 | 第27-28页 |
·gdb调试工具 | 第28-29页 |
·在宿主机上建立Qt/Embedded开发环境 | 第29-32页 |
·源文件准备 | 第29-30页 |
·安装tmake | 第30-31页 |
·安装Qt/Embedded 2.3.10 | 第31页 |
·安装Qt/X11 2.3.2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与开发 | 第33-46页 |
·GUI系统Qt分析 | 第33-36页 |
·选择Qt的原因 | 第33-34页 |
·Qt特有的两个功能——信号(signal)和槽(slot) | 第34-36页 |
·通过Qt designer设计GUI框架 | 第36页 |
·链接Qt库,编译生成可在宿主机上执行的文件 | 第36-38页 |
·链接Qt/Embedded库,编译生成可以在目标板上执行的文件 | 第38-40页 |
·各个模块说明 | 第40-42页 |
·主窗口模块 | 第40-41页 |
·游戏模块 | 第41页 |
·文本编辑模块 | 第41页 |
·时钟模块 | 第41-42页 |
·程序设计中涉及的关键问题 | 第42-44页 |
·窗体创建 | 第42-43页 |
·界面布局 | 第43-44页 |
·图片显示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第5章 基于ARM平台的应用程序移植 | 第46-64页 |
·硬件平台特性简介 | 第46-47页 |
·硬件平台搭建 | 第47-58页 |
·Bootloader引导程序移植 | 第48-50页 |
·配置与烧写Linux内核 | 第50-53页 |
·根文件系统 | 第53-58页 |
·应用程序移植 | 第58-61页 |
·应用程序的执行 | 第61-62页 |
·设置环境变量 | 第61页 |
·使鼠标、键盘工作 | 第61-62页 |
·程序执行效果分析 | 第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A Makefile | 第68-73页 |
附录B main.cpp | 第73-74页 |
附录C mainwindow.h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