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13-24页 |
1 前言 | 第13-14页 |
2 MABV 的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IPN 的流行病学 | 第14-15页 |
·双 RNA 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其编码的主要结构蛋白 | 第15页 |
·MABV 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3 SVCV 的研究概况 | 第16-20页 |
·SVC 的流行病学 | 第16-17页 |
·病毒基因组及其编码的主要蛋白 | 第17-18页 |
·SVCV 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4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 第20-22页 |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MABV VP2e、VP3 基因及 SVCV G、M 基因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24-34页 |
1 材料 | 第24-25页 |
·试验菌株 | 第24页 |
·质粒、载体 | 第24页 |
·试验试剂 | 第24页 |
·主要仪器 | 第24-25页 |
2 方法 | 第25-29页 |
·引物的合成 | 第25页 |
·VP2e 和 VP3 基因的 PCR 扩增 | 第25-26页 |
·PCR 产物的回收 | 第26页 |
·大肠杆菌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6页 |
·PCR 产物与 pMD19-T 载体的连接 | 第26-27页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27页 |
·质粒的提取 | 第27-28页 |
·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 第28页 |
·DNA 测序 | 第28页 |
·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VP2e、VP3 基因的克隆 | 第29-30页 |
·转移载体 pHTB-VP2e、pHTB-VP3 的构建 | 第30-31页 |
·转移载体 pF1-G、pF1-M 的构建 | 第31-32页 |
4 讨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MABV VP2e、VP3 基因及 SVCV G、M 基因重组 Bacmid 的构建及其在家蚕细胞中的表达 | 第34-43页 |
1 材料 | 第34-35页 |
·菌株、细胞、材料 | 第34页 |
·试验试剂 | 第34页 |
·主要仪器 | 第34-35页 |
2 方法 | 第35-39页 |
·引物的合成 | 第35页 |
·BmDH10Bac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5页 |
·蓝白斑筛选 | 第35-36页 |
·重组 Bacmid DNA 的提取 | 第36页 |
·重组 Bacmid 的 PCR 验证 | 第36-37页 |
·TC-100 细胞培养液的配置 | 第37页 |
·细胞的复苏 | 第37页 |
·细胞的传代培养 | 第37页 |
·转染 | 第37-38页 |
·重组病毒的扩繁 | 第38页 |
·SDS-PAGE 分析 | 第38页 |
·Western blot 分析 | 第38-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重组 Bacmid 的获得及鉴定 | 第39-40页 |
·重组病毒的获得 | 第40-42页 |
4 讨论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表达 SVCV G 蛋白基因不同结构域片段的重组家蚕杆状病毒 Bacmid 的构建 | 第43-50页 |
1 材料 | 第43-44页 |
·引物的合成 | 第43页 |
·实验菌株、质粒 | 第43-44页 |
·试验试剂 | 第44页 |
·主要仪器 | 第44页 |
2 方法 | 第44-46页 |
·BmDH10 Bac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4页 |
·蓝白斑筛选 | 第44页 |
·重组 Bacmid DNA 的提取 | 第44页 |
·载体 pcDNA3.1-EGFP-G/GA/GB/G(1-466)的构建 | 第44-45页 |
·含 G 蛋白不同结构域基因片段的获得 | 第45页 |
·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45-46页 |
·重组 Bacmid 的获得及 PCR 验证 | 第4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6-49页 |
·载体 pcDNA3.1 -EGFP-G/GA/GB/G(1-466)的构建 | 第46-47页 |
·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47-48页 |
·重组 Bacmid 的获得 | 第48-49页 |
4 讨论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