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检察机关渎职侵权案件立案模式探讨

论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导言第7-8页
第一章 检察机关渎职侵权案件立案模式的现状、弊端和产生的原因第8-16页
 第一节 检察机关渎职侵权案件立案模式的现状第8页
 第二节 检察机关渎职侵权案件现有"以人立案"模式的弊端第8-12页
  一、难以及时有效的打击渎职侵权犯罪第8-9页
  二、导致对初查的依赖第9-12页
  三、容易给善后处理带来副作用第12页
 第三节 "以人立案"立案模式出现的原因分析第12-16页
  一、历史原因第12-13页
  二、评比和宣传中的误区第13页
  三、检察机关对刑诉法立案要求存在误解第13-16页
第二章 检察机关渎职侵权案件建立"以人立案"与"以事立案"并举立案模式的必要性第16-22页
 第一节 "以事立案"有利于及时运用侦查手段取得犯罪证据第16-17页
 第二节 "以事立案"有利于进行秘密侦查第17-19页
 第三节 "以事立案"有利于排除办案干扰第19-20页
 第四节 "以事立案"有利于尽快捕捉犯罪嫌疑人第20页
 第五节 "以事立案"有利于制止犯罪危害继续扩大第20-21页
 第六节 "以事立案"有利于克服侦查工作被动局面第21-22页
第三章 检察机关渎职侵权案件"以事立案"立案模式的具体构想第22-34页
 第一节 "以事立案"的条件第22页
  一、法律要件第22页
  二、侦查必需第22页
 第二节 "以事立案"适用的范围第22-26页
  一、已发现有犯罪事实但犯罪嫌疑人尚不明确的案件第23页
  二、需要使用侦查手段依法取证的案件第23-24页
  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结果型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第24-25页
  四、犯罪造成的社会危害程度虽未确定但仍在继续危害或有进一步危害趋势的案件第25页
  五、犯罪事实已发现但有关当事人在逃,只有通过侦查手段才能使在逃人员到案的案件第25页
  六、存在多名责任人一时无法查清具体犯罪嫌疑人的案件第25-26页
 第三节 "以事立案"的操作程序第26-27页
  一、受理第26页
  二、立案第26页
  三、破(销)案第26页
  四、结案第26-27页
  五、由事及人的转换第27页
 第四节 建立"以事立案"模式亟待解决的问题第27-34页
  一、必须更新观念第27-31页
  二、必须完善相关制度第31-32页
  三、必须提高技术侦查水平第32-34页
结语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37-38页
后记第38-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和谐社会刑事和解制度
下一篇:行政公益诉讼启动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