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新诗论文

王家新诗歌创作转型论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1页
第一章 转型之前的不断探索(1979年-1988年)第11-23页
 第一节 朦胧诗潮下的写作起点第11-17页
  一、主题充满强烈的现代意识第12-14页
  二、意象单纯朴素,鲜明易解第14-16页
  三、语言简洁粗朴,不事雕琢第16-17页
 第二节 走向后朦胧诗的独立思考第17-23页
  一、抒写自我的心理困境第18-20页
  二、坚持书面语写作第20-23页
第二章 转型之后的风格确立(1989年以后)第23-42页
 第一节 知识精英的精神坚守第23-28页
  一、在主题上关注诗歌的尴尬境遇第23-26页
  二、在精神上表达强烈的承担意识第26-28页
 第二节 诗体与诗艺第28-42页
  一、诗体的跨文体倾向第29-35页
  二、苦心经营的挽歌体第35-38页
  三、深度意象的开掘第38-42页
第三章 创作转型的原因及意义第42-50页
 第一节 创作转型的原因第42-46页
  一、社会现实环境的影响第42-43页
  二、诗歌内部发展的要求第43-44页
  三、个人诗学观发展的结果第44-46页
 第二节 创作转型的意义第46-50页
  一、创作转型对诗人自身的意义第46-47页
  二、创作转型对当代诗坛的意义第47-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杜甫诗歌对当代初中生形成健康人格的意义与价值
下一篇:反叛与回归:论“三言”对传统文化的矛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