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4页 |
·国际背景 | 第11-13页 |
·国内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研究设计 | 第14-16页 |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过程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5页 |
·文献计量学概述 | 第16-17页 |
·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途径和内容 | 第17-18页 |
·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途径 | 第17页 |
·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7-18页 |
·用于期刊定量分析和评价的规律和定律 | 第18-25页 |
·布拉德福定律(Bradford s law) | 第18-19页 |
·文献老化规律 | 第19-20页 |
·普赖斯定律(Price law) | 第20页 |
·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 | 第20-22页 |
·洛特卡定律 | 第22-25页 |
3 国内外科学教育研究的状况 | 第25-35页 |
·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的状况 | 第25-26页 |
·国内科学教育研究的状况 | 第26-33页 |
·科学教育论文(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的统计分析 | 第26-32页 |
·科学教育硕博论文(万方数据库)的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页 |
·建议 | 第33-35页 |
4 2001~2010 年《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文献计量学分析 | 第35-47页 |
·载文的定量分析 | 第35-36页 |
·论文主题分析 | 第36-40页 |
·论文主题类别及一级主题分析 | 第36-38页 |
·论文二级主题分析 | 第38-40页 |
·作者的定量分析 | 第40-43页 |
·作者合作度和合作率 | 第41-42页 |
·h指数 | 第42-43页 |
·2001~2010年《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载文被引分析 | 第43-47页 |
·载文被引篇数频次分布 | 第43-44页 |
·被引年代分布 | 第44页 |
·被引次数前 10 位论文统计 | 第44-47页 |
5 结论和建议 | 第47-50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载文量 | 第47页 |
·论文主题 | 第47-48页 |
·论文作者 | 第48页 |
·2001~2010年《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载文被引分析 | 第48页 |
·建议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A | 第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