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

法的溯及力与信赖保护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2页
第一章 法的溯及力基本问题概述第12-20页
 第一节 法的溯及力概念辨析第12-16页
  一、 对“溯及既往”的一般认识第12-13页
  二、 溯及力内涵的进一步揭示第13-16页
  三、 本文对法的溯及力概念的界定第16页
 第二节 法的溯及力的几种分类第16-20页
  一、 法律效果的溯及生效与法律事实的回溯连结第17页
  二、 有利溯及与不利溯及第17-18页
  三、 立法溯及与执法溯及第18-19页
  四、 溯及保护力与溯及约束力第19-20页
第二章 法不溯及既往与信赖保护第20-36页
 第一节 法不溯及既往的理论基础第20-24页
  一、 凯尔森溯及理论的启示第20-21页
  二、 早期理论——公布理论和既得权理论第21-22页
  三、 现代理论——信赖保护原则第22-24页
 第二节 信赖保护原则的理论来源与适用条件第24-29页
  一、 信赖保护原则思考的起点——制度性信赖第24-25页
  二、 信赖保护的理论来源第25-26页
  三、 信赖保护的适用条件第26-29页
 第三节 信赖保护下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适用范围第29-36页
  一、 立法者的“紧箍咒”第30-32页
  二、 民法溯及的特殊性第32-33页
  三、 “程序从新”的新理解第33-35页
  四、 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法溯及既往与信赖保护第36-48页
 第一节 溯及既往的正面意义第36-38页
  一、 溯及既往是必要之恶第36-37页
  二、 溯及既往是社会变革的要求第37页
  三、 溯及既往是实现实质正义的手段第37-38页
 第二节 法溯及既往的具体情形第38-43页
  一、 信赖利益不存在第39-41页
  二、 对信赖利益无害第41-42页
  三、 公共利益明显大于信赖利益第42-43页
 第三节 溯及既往时信赖保护的具体方式第43-48页
  一、 程序保护措施第44页
  二、 实体保护措施第44-48页
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3-54页
后记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古代法律对官吏权利的限制
下一篇:女性职务犯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