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南部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及可行性分析
| 内容提要 | 第1-8页 |
| 1 引言 | 第8-12页 |
| ·水污染状况综述 | 第8-9页 |
| ·建设南部污水处理厂的必要性 | 第9-10页 |
| ·建设南部污水处理厂再生回用部分的必要性 | 第10-11页 |
| ·建设南部污水处理厂的可行性 | 第11-12页 |
| 2 建设规模与处理程度的确定 | 第12-19页 |
| ·建设规模 | 第12-13页 |
| ·污水处理规模的确定 | 第12页 |
| ·再生水用水量确定 | 第12-13页 |
| ·二级处理部分进出水水质的确定 | 第13-16页 |
| ·进水水质的确定 | 第13-16页 |
| ·出水水质的确定 | 第16页 |
| ·深度处理部分进出水水质的确定 | 第16-19页 |
| ·设计进水水质 | 第16-17页 |
| ·设计出水水质 | 第17-19页 |
| 3 污水处理厂总体方案的选择及论证 | 第19-38页 |
| ·厂址 | 第19页 |
| ·污水处理部分工程方案选择及论证 | 第19-27页 |
| ·污水二级处理方案选择 | 第19-21页 |
| ·污水二级处理方案选择的原则 | 第21页 |
|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 第21-22页 |
| ·污水二级处理方案确定 | 第22-24页 |
| ·除臭方案的选择 | 第24-27页 |
| ·再生水工艺方案的选择及确定 | 第27-34页 |
| ·混合设备方案技术比较 | 第27-28页 |
| ·反应方案技术比较 | 第28页 |
| ·沉淀方案技术比较 | 第28-29页 |
| ·滤池技术比较 | 第29-32页 |
| ·污水深度处理方案确定 | 第32-34页 |
| ·污泥处理方案论证 | 第34-35页 |
| ·污泥量 | 第34页 |
| ·污泥处理的目的 | 第34页 |
| ·污泥处理设计原则 | 第34-35页 |
| ·回用水输配水管网工程方案 | 第35-37页 |
| ·输水方式 | 第35-36页 |
| ·管网布置原则 | 第36页 |
| ·管网布置方案 | 第36-37页 |
| ·管道附属设施 | 第37页 |
| ·处理工艺选择结论 | 第37-38页 |
| 4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 第38-72页 |
| ·基础条件及单体设计原则 | 第38-39页 |
| ·基础条件 | 第38-39页 |
| ·单体设计原则 | 第39页 |
| ·污水处理单元构筑物工艺设计及优化 | 第39-58页 |
| ·粗格栅及进水泵房 | 第40-41页 |
| ·细格栅和旋流沉砂池 | 第41-44页 |
| ·初沉池 | 第44-47页 |
| ·生物池 | 第47-49页 |
| ·二次沉淀池 | 第49-53页 |
| ·鼓风机房 | 第53-54页 |
| ·接触池 | 第54页 |
| ·加氯加药间 | 第54-57页 |
| ·排放系统 | 第57-58页 |
| ·污泥处理单元构筑物工艺设计及优化 | 第58-65页 |
| ·初沉排泥泵池 | 第58页 |
| ·回流及剩余污泥泵房 | 第58-59页 |
| ·污泥均质池 | 第59-60页 |
| ·污泥浓缩及脱水机房 | 第60-65页 |
| ·再生水处理单元构筑物设计 | 第65-72页 |
| 5 环境保护及风险预测 | 第72-77页 |
| ·项目建成后的除臭等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 第72-74页 |
| ·污水处理厂对周围的环境影响 | 第72-73页 |
| ·对环境影响的对策 | 第73-74页 |
| ·污水处理厂建成后风险影响分析 | 第74-77页 |
| ·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风险影响分析 | 第74-75页 |
| ·水处理系统维修风险分析 | 第75-77页 |
| 6 工程效益 | 第77-80页 |
| ·环境效益 | 第77页 |
| ·社会效益 | 第77-78页 |
| ·经济效益 | 第78-80页 |
| 结论及建议 | 第80-83页 |
| 结论 | 第80-82页 |
| 建议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 中文摘要 | 第87-89页 |
| ABSTRACT | 第89-92页 |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