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世界金融、银行论文

转型国家银行改革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基于外资银行视角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导言第14-21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4-15页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第15-17页
 三、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第17-18页
 四、本文的新意和不足之处第18-2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21-40页
 第一节 金融改革与发展和经济增长第21-29页
  一、早期思想第21-22页
  二、金融发展理论第22-25页
  三、近期文献第25-29页
 第二节 外资银行进入的经济效应第29-36页
  一、外资银行与技术转移和效率溢出第30-31页
  二、外资银行与东道国工资效应第31-32页
  三、外资银行与东道国经济增长第32-33页
  四、外资银行与经济周期第33-35页
  五、外资银行与东道国制度建设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40页
第二章 转型国家银行改革及其比较第40-104页
 第一节 中东欧国家银行业改革历程第41-70页
  一、波兰银行业改革过程第41-51页
  二、匈牙利银行业改革过程第51-62页
  三、捷克银行业改革过程第62-70页
 第二节 独联体国家银行业改革历程第70-81页
  一、俄罗斯银行业改革过程第70-77页
  二、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银行业改革过程第77-81页
 第三节 中东欧与独联体国家银行改革的比较第81-100页
  一、银行改革方式的比较第81-87页
  二、银行私有化方案的比较第87-91页
  三、银行所有权结构与外资战略的比较第91-96页
  四、银行改革过程中政府作用的比较第96-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4页
第三章 转型国家银行结构演变与外资银行进入第104-134页
 第一节 转型国家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的形成第104-110页
  一、银行和市场之争第105-107页
  二、转型国家构建金融系统的实践:一个历史的选择第107-110页
 第二节 转型国家银行部门规模和集中度第110-118页
  一、银行部门资产规模和金融深度第110-114页
  二、银行部门集中程度第114-118页
 第三节 转型国家银行体系稳定性第118-128页
  一、银行稳定性评估体系的架构──CAMEL框架第118-121页
  二、运用CAMEL指标对转型国家银行体系稳定性状况的分析第121-125页
  三、结论及其分析解释第125-128页
 第四节 转型国家外资银行进入与银行部门所有权结构变化第128-131页
  一、外资银行进入的情况第128-129页
  二、银行部门所有权结构的变化第129-131页
 本章小结第131-134页
第四章 转型国家外资银行进入与经济增长传导机制第134-162页
 第一节 转型国家外资银行进入战略及其信贷行为第134-140页
  一、外资银行进入东道国的三种战略第134-135页
  二、外资银行战略及其信贷行为的经济学解释第135-137页
  三、转型国家外资银行战略及其信贷行为的演变第137-140页
  四、结论第140页
 第二节 转型国家外资银行进入的利弊分析第140-144页
  一、反对外资银行的理由第140-142页
  二、支持外资银行的观点第142-143页
  三、结论第143-144页
 第三节 转型国家外资银行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第144-152页
  一、效率渠道第145-148页
  二、信贷渠道第148-151页
  三、公司治理第151-152页
  四、制度建设第152页
  五、信号效应第152页
 第四节 转型国家外资银行进入与经济增长──数据的统计性描述第152-160页
  一、外资银行进入与GDP增长率第153-154页
  二、外资银行进入与银行体系效率第154-156页
  三、外资银行进入与信贷量第156-157页
  四、外资银行进入与公司治理第157-158页
  五、外资银行进入与制度建设第158-159页
  六、外资银行进入与整体FDI流入第159-160页
 本章小结第160-162页
第五章 引入跨国银行因素的拉姆齐增长模型第162-178页
 第一节 引言第162-163页
 第二节 引入金融部门的增长模型第163-169页
  一、金融部门介绍第163-165页
  二、模型的详细设置和微观经济基础第165-169页
 第三节 模型的求解第169-176页
  一、一阶条件第169-170页
  二、稳态解第170-171页
  三、外资银行进入的效应第171-176页
 本章小结第176-178页
第六章 转型国家外资银行进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第178-202页
 第一节 模型的选择与计量方法第178-181页
  一、理论模型回顾第178页
  二、理论模型的修正第178-180页
  三、计量模型的选择第180-181页
 第二节 计量模型的构建和变量的选取第181-182页
  一、计量模型的构建第181页
  二、变量的选取第181-182页
 第三节 计量检验第182-198页
  一、外资银行进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短期效应研究第183-192页
  二、外资银行进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长期效应研究第192-198页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第198-200页
 本章小结第200-201页
 本章附录第201-202页
第七章 结论和启示第202-210页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第202-205页
  一、关于银行改革、外资银行进入与经济增长第202-203页
  二、关于银行私有化和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第203-205页
 第二节 启示第205-210页
  一、关于改革方式第205-206页
  二、关于政府作用和国有银行地位第206-207页
  三、关于银行体系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第207页
  四、关于银行业改革第207-210页
参考文献第210-220页
后记第220-221页

论文共2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收入差距的影响--影响测度与机制分析
下一篇:引入宏观政策变量的中国利率期限结构微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