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单通道油井测压系统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油井测试仪的应用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现状 | 第12-16页 |
| ·井下动态测试技术国外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 ·井下动态测试技术国内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完成的工作 | 第16-18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本课题完成的工作 | 第17-18页 |
| 2 存储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8-22页 |
| ·新概念动态测试技术理论 | 第18页 |
| ·存储测试系统设计方法 | 第18-21页 |
| ·总体方案的设计 | 第21-22页 |
| ·测试系统基本组成 | 第21页 |
| ·机械壳体设计 | 第21-22页 |
| 3 高速油井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2-38页 |
| ·被测信号的特点与分析 | 第22-25页 |
| ·射孔技术简介 | 第22-23页 |
| ·测试对象特点 | 第23-24页 |
| ·被测信号的分析 | 第24-25页 |
| ·测试系统需满足的测试要求 | 第25页 |
| ·系统的状态设计 | 第25-26页 |
| ·负延时设计 | 第26-27页 |
| ·测试仪的主要性能指标 | 第27-28页 |
| ·油井测试仪的电路设计 | 第28-34页 |
| ·传感器的选择 | 第28页 |
| ·电压放大器的设计 | 第28-29页 |
| ·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 | 第29-34页 |
| ·数据采集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34-36页 |
| ·测试装置的可靠性设计 | 第36-37页 |
| ·电路板及焊接工艺的可靠性 | 第36-37页 |
| ·抗冲击的可靠性的措施 | 第37页 |
| ·应用环境的考核 | 第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4 电路模块的缓冲保护及灌封 | 第38-53页 |
| ·概述 | 第38页 |
| ·缓冲机理 | 第38-40页 |
| ·能量吸收机理 | 第38-39页 |
| ·缓冲吸能特性 | 第39-40页 |
| ·应力波衰减与弥散机理 | 第40页 |
| ·灌封材料的改性研究 | 第40-41页 |
| ·电路模块缓冲保护设计 | 第41-43页 |
| ·灌封技术的研究 | 第43-52页 |
| ·灌封材料 | 第44-45页 |
| ·灌封材料的选型 | 第45-48页 |
| ·灌封工艺 | 第48-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5 压力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研究及实测数据分析 | 第53-62页 |
| ·压力传感器的校准 | 第53-59页 |
| ·压力传感器静态校准 | 第53-55页 |
| ·压力传感器动态校准 | 第55-59页 |
| ·实测数据分析 | 第59-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6 基于 DSP 的单片式测试系统 | 第62-76页 |
| ·开发DSP 单片式油井测试系统的意义 | 第62页 |
| ·系统工作原理 | 第62-63页 |
| ·硬件系统设计 | 第63-68页 |
| ·核心DSP 芯片介绍 | 第63-65页 |
| ·电源模块的设计 | 第65-66页 |
| ·JTAG 接口 | 第66-67页 |
| ·数据采集存储模块的设计 | 第67-68页 |
| ·软件模块 | 第68-74页 |
| ·系统配置模块 | 第69-70页 |
| ·ADC 采集模块 | 第70-72页 |
| ·中断程序模块 | 第72-73页 |
| ·TMS320F2808 的导引模式 | 第73-74页 |
| ·采集到的波形 | 第74-75页 |
| ·小结 | 第75-76页 |
| 7 总结 | 第76-78页 |
| ·本文总结 | 第76页 |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