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论文

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17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第12页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亟需科技支撑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3-15页
     ·国外循环经济技术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第13-14页
     ·我国循环经济技术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第14-15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意义第15-17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6-17页
第二章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17-35页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第17-18页
     ·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和社会矛盾并存第17-18页
     ·中共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第18页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的演进第18-24页
     ·专家学者引进循环经济理念,在理论上进行初步探讨第18-19页
     ·先进省市率先开展循环经济设计,在实践中初步尝试第19-20页
     ·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掀起我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热潮第20-23页
     ·循环经济进入国家决策,我国进入全面推动循环经济的新阶段第23-24页
   ·循环经济的本质内涵与特征第24-25页
     ·循环经济的本质内涵第24-25页
     ·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第25页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25-33页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25-27页
     ·我国循环经济实践探索中的主要做法第27-29页
     ·我国循环经济实践的特点第29页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29-33页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和重点领域第33-35页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第33-34页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第34-35页
第三章 循环经济的技术需求与技术体系研究第35-57页
   ·循环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第35-36页
   ·循环经济技术需求分析第36-47页
     ·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需求第36-40页
     ·工业循环经济的技术需求第40-43页
     ·服务业循环经济的技术需求第43-44页
     ·废弃物循环再生产业的技术需求第44-45页
     ·区域(城市)循环经济的技术需求第45-47页
   ·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第47-57页
     ·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构建原则第47-48页
     ·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构建思路第48页
     ·循环经济技术体系框架分析第48-50页
     ·农业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第50-52页
     ·工业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第52-53页
     ·服务业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第53-54页
     ·废弃物循环再生技术体系第54-55页
     ·区域(城市)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第55-57页
第四章 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研究第57-74页
   ·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的涵义和构成第57-59页
     ·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的涵义第57页
     ·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的构成第57-59页
   ·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的运行机制和运行目标第59-61页
     ·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的运行机制第59-60页
     ·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的运行目标第60-61页
   ·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第61-74页
     ·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原则第61页
     ·循环经济科技研发体系建设第61-64页
     ·循环经济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体系建设第64-67页
     ·循环经济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第67-68页
     ·循环经济科技管理与保障体系建设第68-74页
第五章 加快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对策研究第74-80页
   ·加强循环经济科技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第74页
   ·制定循环经济科技发展计划,纳入国家科技战略第74-75页
   ·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科技政策第75-77页
     ·综合性政策第75页
     ·产业技术政策第75-76页
     ·财税与金融政策第76-77页
     ·产权制度和技术标准制度第77页
     ·科技法律法规体系第77页
   ·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第77-79页
     ·加强宣传,扩大合作渠道第78页
     ·坚持以我为主的循环经济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第78页
     ·积极扩大科技合作计划,提高合作水平第78页
     ·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国际合作第78-79页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空间重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以济南市和青岛市为例
下一篇:慢病毒载体介导siRNA沉默大鼠海马Glol基因对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