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当代文学(1949年~)论文

论网络文学写作的超位性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引言第10-11页
一、超位性概念的提出与社会前提第11-15页
 (一) 超位性概念的提出第11-13页
  1. 何谓超位性第11页
  2. 网络文学写作超位性之研究现状第11-12页
  3. 网络文学写作的超位性与超文本性、互文性之异同第12-13页
 (二) 社会前提第13-15页
  1. 民主化进程加快和国家权力收缩,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成为中心问题第13页
  2. 网络的普及,促成了自我与他人相互凝视的同时性第13-14页
  3. 在社会和技术发展的情况下,两种超越必须作出调整第14-15页
二、超位性写作和阅读的新特点与展现的新视野第15-31页
 (一) 新特点第15-19页
  1. 对话性第15-17页
  2. 自由与监督性第17-18页
  3. 原生态与表演性第18-19页
 (二) 新视野第19-31页
  1. 写读者:自我与他人的统一第20-23页
  2. 阅读:同时性阅读代替连续性阅读第23-26页
  3. 文本第26-31页
三、超位性写作带来的网络文学 与传统文学的区别、社会作用和发展前景第31-44页
 (一) 超位性写作和阅读带来的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第31-34页
  1. 网络文学以群体创作和个人写作的共同繁荣为特征,传统 文学以个人创作为特征第31-32页
  2. 网络文学突破了传统文学的禁区第32-33页
  3. 网络文学有及时的意向建构性和反思性,传统文学的意向 建构性与反思有分离、滞后的特点第33-34页
 (二) 社会作用第34-39页
  1. 积极作用第34-37页
   ⑴ 作者疯癫的矫正第34-35页
   ⑵ 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第35-36页
   ⑶ 责任权利化的深化和普及第36-37页
  2. 消极作用第37-39页
   ⑴ 快乐、无痛伦理的推崇引发责任危机第37-38页
   ⑵ 诱发一夜成名的急功近利思想第38-39页
   ⑶ 资本的介入侵蚀超位性写作平等的基础第39页
 (三) 前景展望第39-44页
  1. 超文本技术的创新与复制技术的削平第40-41页
  2. 商业对平等的侵蚀与促进作用第41-42页
  3. 意识形态对网络文学的规训与提升第42-44页
结语第44-46页
注释第46-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后记第55-5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乡交叉地带”:人的生存矛盾的集结地
下一篇:金圣叹批《西厢记》的戏曲批评范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