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19页 |
·时态数据库出现的历史背景 | 第14-15页 |
·时态数据库的起源与发展 | 第15-17页 |
·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7-18页 |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时态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 第19-34页 |
·三种基本时间 | 第19-20页 |
·用户自定义时间(User-defined Time)[1] | 第19页 |
·有效时间(Valid Time)[1] | 第19-20页 |
·事务时间(Transaction Time)[1] | 第20页 |
·四种数据库 | 第20-24页 |
·快照数据库 | 第20-21页 |
·回滚数据库 | 第21-22页 |
·历史数据库 | 第22页 |
·双时态数据库 | 第22-24页 |
·时间模型 | 第24-25页 |
·连续模型(Continuous Model) | 第24-25页 |
·步进模型(Stepwise Model) | 第25页 |
·离散模型(Discrete Model) | 第25页 |
·恒定模型(Non Temporal Model) | 第25页 |
·时间元素的定义 | 第25-30页 |
·时间粒度和时间量子 | 第26页 |
·时间点(Time Instant) | 第26页 |
·时间区间(Time Interval) | 第26-27页 |
·时间跨度(Time Span) | 第27页 |
·时态元素(Temporal Element) | 第27页 |
·两个特殊的时间元素 | 第27-28页 |
·时间关系 | 第28-30页 |
·时态数据模型 | 第30-34页 |
·双时态概念数据模型BCDM | 第30-32页 |
·BCDM简介 | 第30-31页 |
·BCDM时间域 | 第31-32页 |
·时态数据的表示方案 | 第32-34页 |
·Snodgrass的元组时标表示方案TTRS(Tuple Timestamped Representation Scheme) | 第32-33页 |
·Jensen的基于后备日志的表示方案BBRS(Backlog-Based Representation Scheme)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时态数据库管理系统 | 第34-40页 |
·时态数据库系统实现方案 | 第34-36页 |
·使用DATE数据类型支持时态操作 | 第34页 |
·实现时间抽象类型 | 第34页 |
·分层扩展非时态DBMS | 第34-35页 |
·完全时态数据库 | 第35页 |
·基于分层扩展实现时态数据库 | 第35-36页 |
·时态数据库管理系统TimeDB | 第36-38页 |
·TimeDB基础 | 第36-37页 |
·TimeDB的不同版本 | 第37-38页 |
·时态查询语言ATSQL2 | 第38-40页 |
·ATSQL2介绍 | 第38-39页 |
·ATSQL2的设计要求和扩展细节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基于时态函数依赖处理模块的TimeDB扩展 | 第40-57页 |
·扩展TimeDB的系统结构设计 | 第40-41页 |
·时态函数依赖(Temporal Functional Dependency) | 第41-43页 |
·时态函数依赖的基本概念 | 第41-42页 |
·时态函数依赖的推导公理 | 第42-43页 |
·时态函数依赖处理模块(TFDM)设计 | 第43-56页 |
·SQL语句分析器(SQL Analyzer) | 第43-45页 |
·时态函数依赖处理器(Temporal Functional Dependency Processor) | 第45-56页 |
·时态函数依赖处理器的功能设计 | 第45-46页 |
·时态函数依赖信息存储结构设计 | 第46-48页 |
·时态函数依赖信息的维护 | 第48-50页 |
·时态函数依赖的检查 | 第50-52页 |
·时态函数依赖处理器的算法设计 | 第52-56页 |
·时态函数依赖处理模块TFDM | 第56-57页 |
结束语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2-63页 |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第63-6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