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的体例创新及文学价值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一、《汉纪》的编撰及产生的社会诸条件 | 第6-11页 |
1、汉纪的作者及编撰 | 第6-9页 |
2、《汉纪》产生的社会诸条件 | 第9-11页 |
(1) 汉末社会背景 | 第9-10页 |
(2) 曹操的文化政策 | 第10-11页 |
二、《汉纪》崭新的体例 | 第11-22页 |
1、新体例的历史借鉴 | 第11-16页 |
(1) 《尚书》 | 第12页 |
(2) 《春秋》 | 第12-13页 |
(3) 《左传》 | 第13-15页 |
(4) 《史记》 | 第15-16页 |
(5) 《汉书》 | 第16页 |
2、体例的改造与创新 | 第16-19页 |
(1) 编年体与纪传体的融合 | 第16-17页 |
(2) 通比其事,例系年月 | 第17-18页 |
(3) 辞约事丰 | 第18-19页 |
3、史论的新发展 | 第19-22页 |
三、《汉纪》的艺术特点 | 第22-28页 |
1、主旨与选材 | 第22-25页 |
2、言简意赅,议论深博 | 第25-27页 |
3、真挚之情,溢于言表 | 第27-28页 |
四、《汉纪》的价值及局限 | 第28-32页 |
1、《汉纪》的贡献及价值 | 第28-30页 |
(1) 史学贡献及价值 | 第28页 |
(2) 文学贡献及价值 | 第28-30页 |
2、《汉纪》的局限性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其他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