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序言 | 第7-9页 |
一、大众与文人的情感宣泄——宋代节序词情感观照 | 第9-25页 |
1、“又是人间佳节”——大众的节日狂欢之情 | 第9-17页 |
(1) “人在蓬壶欢乐中”——大众的节日欢娱之情 | 第10-13页 |
(2) “天时人事共相催”——大众的其它节日情感 | 第13-17页 |
2、“独怜词客与诗人”——节序映照的文人心绪 | 第17-25页 |
(1) “悲凉万古英雄迹”——“士不遇”的愤懑与孤独 | 第18-20页 |
(2) “红粉暗随流水去”——美好易逝的哀伤与遗憾 | 第20-21页 |
(3) “天淡星稀,闲弄一曲瑶琴”——文人的闲情与雅兴 | 第21-23页 |
(4) “一首犹胜万户侯”——节序激发的豁达与超然 | 第23-25页 |
二、自然与人文的双重辉映——宋代节序词意象观照 | 第25-32页 |
1、宋代节序词自然意象的季节物候性 | 第25-30页 |
(1) 风雨寒食感柳花 | 第25-27页 |
(2) 中秋佳节赏明月 | 第27-28页 |
(3) 重阳佳辰观菊花 | 第28-30页 |
2、宋代节序词人文意象的民俗典型性 | 第30-32页 |
(1) “华灯火树红相斗”——七彩斑斓上元灯 | 第30-31页 |
(2) “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风俗多彩端午节 | 第31-32页 |
三、明快与阴暗的两反共存——宋代节序词意境观照 | 第32-38页 |
1、明快与阴暗两反意境的共同存在 | 第32-33页 |
2、两反意境共存原因探究 | 第33-36页 |
(1) “自缘人意看承别”——审美主体的个性差异 | 第34页 |
(2) “别恨长长欢计短”——节日特有的时空局限 | 第34-35页 |
(3) “一轮明月,燕管秦箫”——节日文化的积淀演变 | 第35-36页 |
3、明快与阴暗两反意境透现社会背景 | 第36-38页 |
(1) 明快的意境与闲适享乐的社会风气 | 第36-37页 |
(2) 阴暗的意境与宋代多难的社会现实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