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引言 | 第9-13页 |
| (一) 选题意义 | 第9页 |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1-12页 |
| 1、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发展的要求 | 第11页 |
| 2、现有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11页 |
| 3、亚洲国家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创新研究 | 第11页 |
| 4、内蒙古农村金融发展路径的原则和基本思路研究 | 第11-12页 |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 一、金融发展理论及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的要求 | 第13-19页 |
| (一)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 第13-16页 |
| 1、农业信贷补贴论 | 第13-14页 |
| 2、农村金融市场论 | 第14页 |
| 3、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 第14-15页 |
| 4、局部知识论 | 第15-16页 |
| (二)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发展的要求 | 第16-19页 |
| 1、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 第16页 |
| 2、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的要求 | 第16-19页 |
| 二、内蒙古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27页 |
| (一) 内蒙古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 1、内蒙古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 第19-20页 |
| 2、金融机构及农村金融贷款状况 | 第20-21页 |
| (二) 内蒙古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1-27页 |
| 1、农村金融制度不完善 | 第22-23页 |
| 2、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不足 | 第23-24页 |
| 3、民间金融缺乏约束手段 | 第24页 |
| 4、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缺陷 | 第24-25页 |
| 5、农村外部环境影响金融发展 | 第25-27页 |
| 三、农村金融发展的国际借鉴 | 第27-33页 |
| (一)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情况 | 第27-31页 |
| 1、日本 | 第27-28页 |
| 2、韩国 | 第28-29页 |
| 3、印度 | 第29-30页 |
| 4、泰国 | 第30-31页 |
| (二) 国外农村金触发展的启示 | 第31-33页 |
| 1、国外农村金融发展趋势 | 第31-32页 |
| 2、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启示 | 第32-33页 |
| 四、内蒙古农村金融发展路径 | 第33-43页 |
| (一) 完善内蒙古农村金融发展的原则 | 第33-35页 |
| 1、坚持市场化的原则 | 第33页 |
| 2、坚持实效性原则 | 第33-34页 |
| 3、坚持市场竞争性与政府扶持原则 | 第34页 |
| 4、坚持多元化与金融协调发展原则 | 第34-35页 |
| (二) 内蒙古农村金融发展宏观路径 | 第35-39页 |
| 1、开放农村金融市场,降低准入门槛 | 第35-36页 |
| 2、加快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改革,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 第36页 |
| 3、建立农村金融资金回流的有效机制 | 第36-37页 |
| 4、提高农民收入 | 第37-38页 |
| 5、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 | 第38-39页 |
| (三) 内蒙古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路径 | 第39-43页 |
| 1、做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制度设计 | 第40页 |
| 2、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 第40-41页 |
| 3、发展适合“三农”需求特点的小额信贷组织 | 第41页 |
| 4、创新村镇银行等小型农村金融组织的经营管理方式 | 第41-42页 |
| 5、规范发展民间金融 | 第42-43页 |
| 结论 | 第43-44页 |
| 注释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