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前言 | 第10-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第12-13页 |
| ·预期目标及主要创新点 | 第13-15页 |
| ·预期目标 | 第13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3-15页 |
| 2. 政府成本理论及其实践 | 第15-32页 |
| ·政府成本的内涵及构成 | 第15-21页 |
| ·政府成本的概念 | 第15-16页 |
| ·相关概念辨析 | 第16-18页 |
| ·政府成本的构成 | 第18-21页 |
| ·政府成本相关理论概述 | 第21-26页 |
| ·国外学者对政府成本理论的研究 | 第21-23页 |
| ·国内学者对政府成本理论的研究 | 第23-26页 |
| ·外国政府控制政府成本的经验与启示 | 第26-32页 |
| ·外国政府控制政府成本的做法 | 第26-30页 |
| ·对我国控制政府成本的经验与启示 | 第30-32页 |
| 3. 我国政府成本过高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32-45页 |
| ·政府成本的现状 | 第32-39页 |
| ·政府机构臃肿与人员众多 | 第32-34页 |
| ·机关的浪费与奢侈行为司空见惯 | 第34-37页 |
| ·政府决策失误加倍提高政府成本 | 第37-38页 |
| ·腐败行为层出不穷 | 第38-39页 |
| ·政府成本过高的成因分析 | 第39-45页 |
| ·缺乏正确的政府行政理念 | 第39-41页 |
| ·政府制度建设中存在问题 | 第41-43页 |
| ·法律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 第43-45页 |
| 4. 我国控制政府成本的对策建议 | 第45-63页 |
| ·转变观念 | 第45-48页 |
| ·明确政府职能与角色定位 | 第45-46页 |
| ·引入降低政府成本的激励观念 | 第46页 |
| ·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素质 | 第46-48页 |
| ·优化政府运行环节 | 第48-53页 |
| ·规范机构设置、精简人员数量 | 第48-49页 |
| ·从严控制,实现公务消费的规范化 | 第49-50页 |
| ·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实现政府办公现代化 | 第50-51页 |
|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建设 | 第51-53页 |
| ·建立决策评估与责任追究体系 | 第53-57页 |
| ·构建政府决策评估体系 | 第53-55页 |
| ·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 第55-57页 |
| ·加强法制建设,实现依法行政 | 第57-58页 |
| ·实施政府机构编制的法制化管理 | 第57页 |
| ·强化政府行政行为的法律监督 | 第57-58页 |
| ·实现政府成本的法律约束 | 第58页 |
| ·强化对政府成本的监督 | 第58-60页 |
| ·强化人大机关的监督,发挥规范和监督政府收支活动的作用 | 第58-59页 |
| ·加强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坚决堵塞资金管理漏洞 | 第59页 |
|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网络式的监督体系 | 第59-60页 |
| ·预防与严惩腐败,实现廉价政府 | 第60-63页 |
| ·预防腐败 | 第60-61页 |
| ·严惩腐败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 后记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