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土壤颉颃放线菌LH33-3的筛选、发酵及活性产物初步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4页
   ·生物农药应用现状第11-14页
     ·生物农药的含义,特点及分类第11页
     ·微生物源农药第11-13页
     ·植物源农药第13-14页
     ·动物源农药第14页
   ·农用抗生素的研究进展第14-20页
     ·农用抗生素的定义和优点第14-15页
     ·我国农用抗生素发展概况第15页
     ·国外抗生素研究概况第15-16页
     ·农用抗生素的作用机理第16-18页
     ·农用抗生素的产生菌第18-19页
     ·放线菌的经典分类第19-20页
   ·土壤放线菌研究方法第20-23页
     ·颉颃菌株的筛选第20页
     ·农用抗生素的生物发酵合成第20-21页
     ·抗生素的粗提第21-22页
     ·农用抗生素的精制技术第22-23页
   ·存在问题及展望第23页
   ·论文设计思路第23-24页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第24-31页
   ·材料第24-25页
     ·土样第24页
     ·供试病原真菌第24页
     ·试验用植物品种第24页
     ·培养基第24页
     ·仪器设备第24-25页
     ·试剂第25页
   ·方法第25-31页
     ·采集土样第25页
     ·土壤放线菌的分离与纯化第25页
     ·颉颃菌的筛选第25-26页
     ·菌株LH33-3 初步鉴定第26-28页
     ·生防放线菌的发酵条件优化第28页
     ·高效菌株LH33-3 活性产物的提取第28-29页
     ·抑菌机理初探第29-31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1-45页
   ·颉颃放线菌的筛选结果第31-33页
     ·室内初筛结果第31页
     ·发酵液复筛结果第31-32页
     ·颉颃菌株单胞筛选结果第32-33页
   ·菌株LH33-3 初步鉴定第33-35页
     ·菌落形态观察结果第33页
     ·孢子丝形态观察结果第33-34页
     ·孢子形状观察结果第34-35页
     ·生理生化特征第35页
     ·鉴定结果第35页
   ·生防放线菌的发酵条件优化第35-39页
     ·发酵培养基pH 值的选择第35-36页
     ·发酵时间的选择第36-37页
     ·发酵温度的选择第37页
     ·摇床转速的选择第37-38页
     ·装液量的选择第38-39页
     ·接种量的选择第39页
   ·LH33-3 菌株提取物抑菌机理初探结果第39-43页
     ·LH33-3 菌株提取物抗菌谱的测定第39页
     ·LH33-3 发酵提取物对病原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第39-41页
     ·LH33-3 菌株提取物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及形态影响第41-43页
     ·LH33-3 发酵提取物对温室病害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第43页
   ·LH33-3 发酵提取物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第43-45页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第45-48页
   ·结论第45页
   ·讨论第45-48页
     ·单孢分离第45-46页
     ·放线菌发酵条件的优化第46页
     ·关于活性物质损失的问题第46页
     ·LH33-3 活性物质的作用机理的推测第46页
     ·LH33-3 活性物质促生,防病作用第46-47页
     ·微生物农药防效的评价问题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附件第54-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介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应用原生质体技术改良秦岭链霉菌的研究
下一篇:枯草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及其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