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液体培养生产多糖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食用菌的液体培养 | 第9-10页 |
·食用菌多糖的分离提取 | 第10-12页 |
·食用菌多糖的测定 | 第12页 |
·杏鲍菇多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1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3-17页 |
·菌种 | 第13页 |
·培养基 | 第13页 |
·试验方法 | 第13-17页 |
·液体母种制备 | 第13页 |
·液体培养基的筛选 | 第13-14页 |
·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14页 |
·试验处理方式 | 第14页 |
·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流程 | 第14-15页 |
·醇析时乙醇加入量的选择 | 第14页 |
·醇析时间的选择 | 第14页 |
·菌丝体细胞壁破碎方法的研究 | 第14-15页 |
·杏鲍菇菌丝体多糖的浸提条件研究 | 第15页 |
·浸提温度选择试验 | 第15页 |
·浸提时间选择试验 | 第15页 |
·浸提液料比试验 | 第15页 |
·杏鲍菇多糖提取条件正交实验L_9(3~4)设计 | 第15页 |
·菌丝胞外多糖提取 | 第15页 |
·杏鲍菇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15-16页 |
·标准储备液的配制 | 第15页 |
·供试样品溶液的配制 | 第15-16页 |
·5%苯酚溶液的配制 | 第16页 |
·测定波长的选择 | 第16页 |
·显色温度的选择 | 第16页 |
·显色时间的选择 | 第16页 |
·苯酚用量试验 | 第16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16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16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16页 |
·多糖得率的计算方法 | 第16-1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7-35页 |
·液体培养基的确定 | 第17-21页 |
·蛋白胨浓度对菌丝量及多糖产量的影响 | 第17-18页 |
·麸皮浓度对菌丝量及多糖产量的影响 | 第18-19页 |
·玉米粉浓度对菌丝量及多糖产量的影响 | 第19-20页 |
·三种培养基的比较 | 第20-21页 |
·液体培养条件的确定 | 第21-28页 |
·装液量对菌丝量及多糖产量的影响 | 第21-22页 |
·接种量对菌丝量及多糖产量的影响 | 第22-23页 |
·起始pH 值对菌丝量及多糖产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种子菌龄对菌丝量及多糖产量的影响 | 第24页 |
·液体培养正交试验 | 第24-28页 |
·杏鲍菇多糖提取方法的确定 | 第28-32页 |
·乙醇加入量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28页 |
·醇析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28页 |
·低温冻融法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超声波法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浸提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30页 |
·浸提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30-32页 |
·杏鲍菇多糖测定方法的确定 | 第32-35页 |
·测定波长的选择 | 第32-33页 |
·显色温度的选择 | 第33页 |
·显色时间的选择 | 第33页 |
·苯酚用量试验 | 第33-34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34页 |
·精密度 | 第34-35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35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5-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