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刑法解释概述 | 第9-17页 |
一、刑法解释的概念 | 第9-10页 |
二、刑法解释的方法 | 第10-12页 |
(一) 文理解释 | 第10-11页 |
(二) 论理解释 | 第11-12页 |
三、刑法解释的作用 | 第12-14页 |
(一) 阐明刑法条文的疑义,使刑法条文的含义明确化 | 第13页 |
(二) 阐释开放式或评价式刑法条文的含义,使刑法条文的含义具体化 | 第13-14页 |
(三) 弥补刑法漏洞、发展刑法,使刑法趋于完备、稳定 | 第14页 |
四、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 | 第14-15页 |
五、学理解释和有权解释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非法行医罪的学理解释 | 第17-33页 |
一、对“医生执业资格”的解释 | 第17-22页 |
(一) 关于医生执业资格的几种解释 | 第17-18页 |
(二) 医师资格 | 第18-19页 |
(三) 医师执业注册 | 第19-20页 |
(四)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 | 第20-21页 |
(五) 医生执业资格是医师资格和医师执业注册的统一 | 第21-22页 |
二、对“非法行医”的解释 | 第22-26页 |
(一) “医”的解释 | 第23-24页 |
(二) “行医”的解释 | 第24-25页 |
(三) “非法行医”的解释 | 第25-26页 |
三、对“情节严重”的解释 | 第26-28页 |
四、对“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解释 | 第28-30页 |
(一) 重伤标准说 | 第28-29页 |
(二) 医疗事故标准说 | 第29-30页 |
(三) 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认定应当同时参考重伤标准和医疗事故标准 | 第30页 |
五、对“造成就诊人死亡”的解释 | 第30-33页 |
第三章 非法行医罪的有权解释 | 第33-42页 |
一、对“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的解释 | 第33-38页 |
(一) 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 | 第34-35页 |
(二) 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 | 第35-36页 |
(三) 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 | 第36-37页 |
(四) 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 | 第37页 |
(五) 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 | 第37-38页 |
二、对“情节严重”的解释 | 第38-41页 |
(一) 造成突发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突发传染病病人贻误诊治或者造成交叉感染 | 第38-39页 |
(二) 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 第39页 |
(三) 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 | 第39-40页 |
(四) 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 第40页 |
(五) 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 | 第40-41页 |
三、对“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解释 | 第41-42页 |
第四章 非法行医罪的学理解释和有权解释的关系 | 第42-46页 |
一、非法行医罪的学理解释和有权解释的区别 | 第42-44页 |
(一) 解释形式的区别 | 第42-43页 |
(二) 解释范围的区别 | 第43页 |
(三) 解释深度的区别 | 第43-44页 |
(四) 解释效力的区别 | 第44页 |
二、非法行医罪的学理解释和有权解释的联系 | 第44-46页 |
(一) 互补关系 | 第44-45页 |
(二) 批判关系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