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8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8-10页 |
·公共财政框架体系下,政府大力推进部门预算改革 | 第8-9页 |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办学规模空前扩大 | 第9页 |
·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标 | 第10-12页 |
·直接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 第10页 |
·最终目标-实现教育投资社会效益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绩效预算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绩效预算的内涵 | 第12页 |
·概念 | 第12页 |
·绩效预算的特点 | 第12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2-13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预算管理的影响 | 第13页 |
·公共选择理论 | 第13-15页 |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预算管理的影响 | 第14-15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5-16页 |
·委托-代理理论主要内容 | 第15页 |
·委托-代理理论对政府预算的影响 | 第15-16页 |
·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第三章 高等学校预算管理概述 | 第19-25页 |
·预算核定方法 | 第19-20页 |
·收入预算核定方法 | 第19页 |
·支出预算核定方法 | 第19-20页 |
·预算管理的原则 | 第20-21页 |
·预算编制的程序 | 第21-22页 |
·现行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 | 第23页 |
·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不健全 | 第23-25页 |
第四章 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25-31页 |
·指标的设立原则 | 第25-26页 |
·整体优化原则 | 第25页 |
·符合长期利益的原则 | 第25页 |
·动态完善原则 | 第25-26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26页 |
·可比性原则 | 第26页 |
·可操作性原则 | 第26页 |
·统一性原则 | 第26页 |
·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26-28页 |
·指标的内涵 | 第28-31页 |
·教学绩效 | 第28页 |
·科研绩效 | 第28-29页 |
·筹资绩效 | 第29页 |
·综合实力指标 | 第29-30页 |
·发展潜力指标 | 第30-31页 |
第五章 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 第31-41页 |
·综合评价的整体思路 | 第31页 |
·层次分析法在高校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 第31-41页 |
·构造层次分析图 | 第31-33页 |
·构造判断矩阵,求出各指标权重系数 | 第33-34页 |
·计算权重 | 第34-36页 |
·检验矩阵的相容性 | 第36-37页 |
·检验矩阵的相容性 | 第37页 |
·计算各指标在高校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中的总排序合成权数 | 第37-38页 |
·运用综合预算绩效指数法对高校预算支出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 第38-41页 |
第六章 H 高校实例分析 | 第41-46页 |
·H 高校概况 | 第41-43页 |
·H 高校基本情况 | 第41页 |
·H 高财务收支情况 | 第41-43页 |
·实例分析的资料来源 | 第43页 |
·H 高校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分析结果 | 第43-46页 |
·H 高校指标评价得分 | 第43-45页 |
·H 高校的评价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