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引言 | 第11-1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3-16页 |
·植物与真菌 | 第13页 |
·IWF 的提取 | 第13页 |
·悬浮细胞的培养 | 第13页 |
·药物配置及使用浓度 | 第13-14页 |
·IWF 刺激小麦悬浮细胞后H_2O_2 的变化 | 第14页 |
·IWF 刺激小麦悬浮细胞后的核形态变化 | 第14页 |
·化学发光法检测IWF 诱发的H_2O_2 | 第14页 |
·荧光探针标记H_2O_2 | 第14页 |
·NADPH 氧化酶活性的检测 | 第14-15页 |
·细胞死亡率的检测 | 第15页 |
·小麦悬浮细胞DNA 的提取和检测 | 第15-1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6-27页 |
·IWF-260 诱导悬浮细胞死亡 | 第16-17页 |
·IWF-260 诱导悬浮细胞核形态变化 | 第16页 |
·IWF-260 诱导小麦悬浮细胞的死亡时间数量曲线 | 第16-17页 |
·IWF-260 诱导小麦悬浮细胞活性氧的爆发 | 第17-19页 |
·化学发光法检测H_2O_2 | 第17页 |
·DCFHDA 标记H_2O_2 | 第17-19页 |
·NADPH 氧化酶在IWF-260 刺激诱发H_2O_2 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 第19-22页 |
·DPI、咪唑对IWF-260 刺激诱发H_2O_2 产生的影响 | 第19-20页 |
·IWF-260 刺激诱发的质膜NADPH 氧化酶活性变化 | 第20-22页 |
·影响钙离子代谢和钙通道的药物对IWF-260 诱导的H_2O_2 迸发的影响 | 第22页 |
·EGTA 和氯化镧对H_2O_2 爆发的影响 | 第22页 |
·A23187 诱导小麦悬浮细胞H_2O_2 产生 | 第22页 |
·不同药物对IWF-260 诱导的细胞死亡的影响 | 第22-24页 |
·外源H_2O_2 诱导小麦悬浮细胞程序性死亡 | 第24-27页 |
·不同浓度的H_2O_2 处理后不同时间点小麦悬浮细胞死亡率 | 第24-25页 |
·H_2O_2 处理后小麦悬浮细胞的核形态变化 | 第25页 |
·H_2O_2 对悬浮细胞基因组DNA 的影响 | 第25-27页 |
4 讨论 | 第27-31页 |
·用于活性氧检测的互作体系 | 第27页 |
·小麦悬浮细胞受IWF-260 刺激后H_2O_2 的产生 | 第27-28页 |
·小麦悬浮细胞受IWF-260 刺激后H_2O_2 的动态变化 | 第27页 |
·小麦悬浮细胞受 IWF-260 刺激后 H_2O_2 的可能来源 | 第27-28页 |
·小麦-叶锈菌互作过程中 H_2O_2 代谢与钙信号的可能关系 | 第28-29页 |
·小麦-叶锈菌互作过程中 H_2O_2、Ca~(2+)代谢与细胞死亡的关系 | 第29-30页 |
·外源 H2O2 诱导小麦悬浮细胞程序性死亡 | 第30-31页 |
5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6-37页 |
作者简历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