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抗旱相关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引言第10-16页
   ·小麦抗旱相关性状QTL 分析的意义第10页
   ·作物性状QTL 分析方法第10-12页
     ·作图群体的建立第10-11页
     ·QTL 定位方法第11-12页
   ·作物抗旱相关性状QTL 定位研究进展第12-13页
     ·形态性状第12页
     ·生理性状第12-13页
   ·小麦抗旱相关农艺性状QTL 定位研究进展第13-15页
     ·株高的QTL 研究进展第13-14页
     ·穗茎节长的QTL 研究进展第14页
     ·单株穗数的QTL 研究进展第14-15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6-22页
   ·材料第16页
     ·供试材料第16页
     ·试剂第16页
   ·方法第16-21页
     ·田间试验第16-17页
     ·SSR 标记检测方法第17-19页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第19-21页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1-2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2-31页
   ·小麦F_(2:3) 家系群体的表型分析第22-23页
     ·小麦F_(2:3)家系群体相关农艺性状分布特征第22-23页
     ·小麦F_(2:3)家系群体变异系数第23页
   ·遗传连锁图谱的绘制第23-28页
     ·DNA 纯度检测第23-24页
     ·亲本间的多态性检测第24-25页
     ·遗传图谱绘制第25-28页
   ·抗旱相关性状 QTL 分析第28-31页
     ·株高 QTL 分析第28-29页
     ·穗茎节长 QTL 分析第29-30页
     ·单株穗数 QTL 分析第30-31页
4 讨论第31-36页
   ·小麦抗旱相关性状的选择第31页
   ·关于株高性状的 QTL第31-32页
   ·关于穗茎节长性状的 QTL第32-33页
   ·关于单株穗数性状的 QTL第33页
   ·相关性状存在相邻 QTL 位点第33-36页
参考文献第36-4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1-42页
作者简历第42-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耕层水肥调控对土壤深层累积硝态氮的生物有效性及运移的影响
下一篇:IWF刺激小麦悬浮细胞后H2O2的变化及其与Ca2+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