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Summary | 第5-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流动人口的产生背景和相关理论 | 第8-12页 |
第一节 流动人口的产生背景 | 第8-9页 |
一、流动人口的概念 | 第8页 |
二、流动人口产生的背景 | 第8-9页 |
第二节 流动人口犯罪的相关理论 | 第9-12页 |
一、社会反常状态论 | 第9-10页 |
二、社会解体论 | 第10-11页 |
三、相对剥夺论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流动人口犯罪的表现特征 | 第12-15页 |
第一节 流动人口犯罪行为人的特征 | 第12页 |
第二节 流动人口犯罪类型的特征 | 第12-13页 |
第三节 流动人口犯罪的心理特征 | 第13-14页 |
第四节 流动人口犯罪的组织形态特征 | 第14-15页 |
第三章 流动人口犯罪的诱因 | 第15-23页 |
第一节 社会矛盾冲突的结果 | 第15-18页 |
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的户籍制度导致相对剥夺感强化和放大 | 第15-16页 |
二、相关制度和政策性歧视把城市农民工推向贫困边缘 | 第16页 |
三、欲望和现实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 第16-17页 |
四、文化的冲突与矛盾 | 第17-18页 |
第二节 自我控制和外部控制功能弱化的结果 | 第18-20页 |
一、匿名性使得自我控制弱化 | 第19-20页 |
二、流动性削弱了外部控制 | 第20页 |
第三节 社会管理制度落后和公共服务滞后 | 第20-21页 |
第四节 流动人口自身素质偏低和法制观念淡薄 | 第21-23页 |
一、自身素质偏低 | 第21页 |
二、法制观念淡薄 | 第21-23页 |
第四章 流动人口犯罪的防控对策 | 第23-31页 |
第一节 完善相关制度和保障流动人口权益 | 第23-25页 |
一、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和促进小城镇建设发展 | 第23页 |
二、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致富途径 | 第23-24页 |
三、建设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 第24-25页 |
第二节 转变管理观念和创新管理模式 | 第25-26页 |
一、流动人口管理部门树立服务意识 | 第25页 |
二、流动人口管理部门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 第25-26页 |
三、创新管理模式 | 第26页 |
第三节 建立打防控一体化的工作机制 | 第26-31页 |
一、加大警力投入 | 第27页 |
二、加大防范工作力度 | 第27页 |
三、加大打击流动人口犯罪的力度 | 第27-28页 |
四、加强对流动人口自身素质和技能的培训 | 第28-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