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7页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二) 研究现状第11-15页
  1. 国外研究动态及现状第11-13页
  2. 国内研究动态及现状第13-15页
 (三) 研究内容第15页
 (四) 主要研究方法第15-17页
一、公众参与制度的概述第17-27页
 (一) 公众参与的涵义与意义第17-19页
  1. 公众参与的涵义第17-18页
  2. 公众参与的意义第18-19页
 (二) 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分析第19-22页
  1. 公共信托理论第19-20页
  2. 环境权理论第20-21页
  3. 环境正义理论第21-22页
 (三) 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的必要性第22-27页
  1. 公众参与凸显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定的民主科学化第23页
  2. 公众参与有利于协调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第23-24页
  3. 公众参与有助于社区共管的实现第24-25页
  4. 公众参与有利于培养与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第25页
  5. 自然保护区需要公众参与监督第25-26页
  6.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资金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投入与捐助第26-27页
二、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公众参与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7-35页
 (一) 立法现状第27-30页
  1. 国内立法第27-29页
  2. 国际条约第29-30页
 (二) 实践状况第30-31页
 (三) 存在的问题第31-35页
  1. 没有形成完善的公众参与制度第31-32页
  2. 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薄弱,参与程度较低第32-35页
三、国外有关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启示第35-42页
 (一) 国外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第35-39页
  1. 美国第35-36页
  2. 澳大利亚第36-37页
  3. 周边国家第37-39页
 (二) 国外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启示第39-42页
  1. 指导思想上体现“公益性理念”第39页
  2. 在立法中规定公众参与第39-40页
  3. 积极培养公众参与意识第40页
  4. 鼓励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第40-41页
  5. 构建社区共管制度第41-42页
四、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途径思考第42-53页
 (一) 在立法中规定公众参与第42-46页
  1. 明确公众参与原则第42页
  2. 明确公众参与的主体第42-44页
  3. 明确公众参与的内容第44-45页
  4. 完善公众参与的救济途径第45-46页
 (二) 完善社区共管制度和构建生态补偿制度第46-50页
  1. 社区共管的发展第47-48页
  2. 完善社区共管制度的相关法律规范第48-49页
  3. 构建生态补偿制度第49-50页
 (三) 尊重民风民俗、传统文化与乡规民约第50-52页
 (四) 加强环境保护的教育与宣传,提高环保意识第52-53页
结语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杞麓湖的环境保护执法看我国基层环境执法的困境与出路
下一篇:欠发达地区环境公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