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茶咳喘方的提取工艺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 咳喘病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发病机理 | 第10页 |
·现代医学对咳喘病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中医对咳喘病的认识和治疗药物 | 第11-12页 |
2 药材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矮地茶 | 第12-13页 |
·紫花杜鹃 | 第13-14页 |
3 膜分离技术 | 第14-17页 |
·膜分离技术分类及其特点 | 第14-15页 |
·膜分离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 | 第15-17页 |
·前景和展望 | 第17页 |
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药材的质量检查 | 第18-24页 |
1 引言 | 第18页 |
2 仪器材料 | 第18-19页 |
·实验仪器 | 第18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18-19页 |
3 矮地茶药材质量检查 | 第19-22页 |
·供试药材 | 第19页 |
·薄层鉴别 | 第19-20页 |
·含量测定 | 第20-22页 |
4 紫花杜鹃的质量检查 | 第22-23页 |
·供试药材 | 第22页 |
·性状鉴别 | 第22-23页 |
5 讨论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紫花杜鹃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24-46页 |
1 引言 | 第24页 |
2 仪器材料 | 第24-25页 |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3 方法与结果 | 第25-44页 |
·紫花杜鹃中成分的初步研究 | 第25-26页 |
·紫花杜鹃中黄酮类成分分析 | 第26-29页 |
·质谱分析 | 第29-40页 |
·薄层鉴别 | 第40页 |
·含量测定 | 第40-44页 |
4 讨论 | 第44-46页 |
第四章 药材提取精制工艺研究 | 第46-68页 |
1 引言 | 第46页 |
2 仪器与材料 | 第46-47页 |
·实验仪器 | 第46-47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47页 |
·动物 | 第47页 |
3 提取工艺研究 | 第47-50页 |
·药材粒径的选择 | 第47-48页 |
·浸泡时间的选择 | 第48页 |
·正交实验优化工艺 | 第48-50页 |
·重复验证试验 | 第50页 |
4 精制工艺研究 | 第50-64页 |
·紫茶水提液的预处理 | 第51-55页 |
·膜分离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55-60页 |
·5k 膜的精制工艺研究 | 第60-61页 |
·结果 | 第61-64页 |
5 初步药效学验证 | 第64-67页 |
·止咳实验(浓氨水致咳法) | 第64-65页 |
·祛痰实验(酚红气管排出实验法) | 第65-67页 |
6 讨论 | 第67-68页 |
第五章 提取物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68-80页 |
1 引言 | 第68页 |
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68-69页 |
·实验仪器 | 第68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68-69页 |
3 薄层鉴别 | 第69-71页 |
·矮地茶的鉴别 | 第69-70页 |
·紫花杜鹃的鉴别 | 第70-71页 |
4 含量测定 | 第71-79页 |
·岩白菜素的含量测定 | 第71-75页 |
·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 第75-79页 |
5 讨论 | 第79-80页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第80-83页 |
1 结论 | 第80-81页 |
2 创新点 | 第81-82页 |
3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