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吴—嘉荫盆地石油地质潜力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 区域地质形成概况 | 第13-28页 |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 | 第13页 |
·本区勘探程度 | 第13-15页 |
·盆地地层特征及主要目地层沉积特征分析 | 第15-20页 |
·盆地地层特征 | 第15-19页 |
·沉积演化特征分析 | 第19-20页 |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第20-28页 |
·盆地断裂 | 第20-23页 |
·构造单元划分 | 第23-25页 |
·盆地构造演化 | 第25-28页 |
第二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评价 | 第28-41页 |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第28-34页 |
·有机质丰度 | 第28-30页 |
·有机质类型 | 第30-32页 |
·有机质成熟度 | 第32-34页 |
·生物标志化合物 | 第34-35页 |
·生物标记化合物特征及沉积环境探讨 | 第35-41页 |
第三章 孙吴-嘉荫盆地油气资源量计算 | 第41-50页 |
·资源量计算方法 | 第41-43页 |
·沾河断陷逊克凹陷油气资源量 | 第43-46页 |
·嘉荫断陷油气资源量 | 第46-50页 |
第四章 孙吴-嘉荫盆地储层特征 | 第50-57页 |
·储集岩的类型及岩性特征 | 第50-52页 |
·储集岩孔隙类型 | 第52-53页 |
·储层物性特征 | 第53-55页 |
·孙吴-嘉荫盆地的储层分布特征 | 第55-57页 |
第五章 生储盖组合特征及有利区的预测 | 第57-64页 |
·盖层特征 | 第57-58页 |
·生储盖组合情况 | 第58-59页 |
·可能油气聚集分析 | 第59-60页 |
·油气勘探有利区预测 | 第60-64页 |
·有利远景区预测 | 第60-61页 |
·有利区带优选 | 第61-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详细摘要 | 第71-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