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空间地震反映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我国的地震和震灾 | 第10-11页 |
·自锚式悬索桥发展简介 | 第11页 |
·大跨度桥梁结构地震反应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桥梁地震反应分析的发展与现状 | 第13-15页 |
·本文的意义和主要工作内容 | 第15-17页 |
·本文的意义 | 第15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2 确定性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 第17-26页 |
·概述 | 第17页 |
·反应谱分析的理论 | 第17-18页 |
·动态时程分析法的概念 | 第18-19页 |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运动方程 | 第19页 |
·大质量法与拟静力位移概念相结合理论 | 第19-21页 |
·运动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21-25页 |
·动力增量平衡方程 | 第21-22页 |
·动力增量平衡方程的数值积分法 | 第22-23页 |
·非线性方程的求解 | 第23-24页 |
·直接时程积分法在有限元程序中的实现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有限元建模及动力特性分析 | 第26-34页 |
·概述 | 第26页 |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26-28页 |
·动力计算模型建立原则 | 第26-27页 |
·单元的选择 | 第27-28页 |
·大连金州湾跨海大桥的工程概况及动力特性 | 第28-30页 |
·大连金州湾跨海大桥的工程概况 | 第28-29页 |
·建立动力计算模型 | 第29-30页 |
·大连金州跨海大桥的动力特性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4 结构的一致激励地震反应分析及计算模型的确定 | 第34-44页 |
·模型动力特性的变化 | 第34页 |
·纵向地震波作用下的反应谱分析 | 第34-36页 |
·反应谱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34-36页 |
·纵向地震波作用下计算结果 | 第36页 |
·总结 | 第36页 |
·一致激励下时程反映分析 | 第36-43页 |
·地震波的选波原则 | 第36-38页 |
·人工合成地震波 | 第38页 |
·大连金州湾跨海大桥输入地震波的选择 | 第38-41页 |
·结构位移和内力的变化 | 第41-43页 |
·总结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5 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地震特性的深入分析 | 第44-61页 |
·行波效应对结构地震反映的影响 | 第44-50页 |
·行波效应的地震动输入 | 第44-45页 |
·行波效应对结构内力和位移的影响 | 第45-49页 |
·总结 | 第49-50页 |
·桩土效应对结构内力和位移的影响 | 第50-57页 |
·桩基础的模拟 | 第50-52页 |
·桩土模型建立及其动力特性 | 第52-53页 |
·桩土效应对结构地震反映的影响 | 第53-54页 |
·总结 | 第54-57页 |
·竖向地震动对结构的影响 | 第57-60页 |
·竖向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反映 | 第58-59页 |
·总结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