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三国演义》研究与评论论文

《三国演义》志怪成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3页
第二章 志怪传统与民族心理积淀第13-27页
   ·史传精神与志怪传承第13-19页
     ·史家实录精神的本质与传承第13-15页
     ·《三国志》与志怪成分第15-19页
   ·文学足迹与历史演义第19-23页
     ·元前小说与志怪发展第19-21页
     ·三国故事与民间传说第21-23页
   ·时代杂糅与民族心理积淀第23-27页
     ·元明社会环境与时代心理第23-25页
     ·历史演义的世代累积与志怪成分的集体选择第25-27页
第三章 志怪成分的文本解读第27-38页
   ·志怪成分与人物行为方式第27-32页
     ·人物行为个性化第27-31页
     ·人物行为的趋同本质第31-32页
   ·志怪成分与情节第32-38页
     ·情节的继承与创新第33-35页
     ·志怪成分与情节演进第35-38页
第四章 《三国演义》志怪成分的影响第38-45页
   ·《三国演义》与后世小说中的志怪成分第38-43页
     ·古代小说志怪成分的共性认识第38-41页
     ·《三国演义》志怪成分的个性探讨与发凡作用第41-43页
   ·志怪成分对《三国演义》的影响与价值第43-45页
     ·志怪成分与艺术魅力的增进第43页
     ·志怪成分的时代局限与不足第43-45页
第五章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50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50-51页
附录B第51-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许筠赋对中国赋的借鉴与创新
下一篇:中国“文气理论”对朝鲜“文气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