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

中国东北地区资源承载力研究

内容提要第1-9页
第1章 绪论第9-26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10-20页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第20-23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3-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2章 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6-39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6-32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第26-28页
     ·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第28页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28-30页
     ·资源承载力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0-32页
   ·生态经济学理论第32-35页
     ·生态经济协调理论第32-34页
     ·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第34-35页
   ·系统工程理论第35-38页
     ·一般系统的概念第35-36页
     ·系统耦合第36-37页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特点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与方法第39-65页
   ·资源承载力常用评价方法第39-43页
     ·单因素评价法第39-40页
     ·综合指标法第40页
     ·生产力估算法第40-41页
     ·多目标分析法第41-42页
     ·系统动力学法第42-43页
   ·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第43-58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44-53页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第53-58页
   ·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预测模型第58-64页
     ·系统动力学评价第59-60页
     ·系统动力学建模第60-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4章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第65-80页
   ·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第65-70页
     ·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现况第65-68页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第68-70页
   ·东北地区的资源基础第70-78页
     ·东北地区资源的总体配置第71页
     ·土地资源第71-74页
     ·水资源第74-76页
     ·其他资源第76-78页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5章 东北地区资源承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第80-102页
   ·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评价第80-90页
     ·确定评价的因素集和评语集第81-85页
     ·确定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第85-86页
     ·建立隶属函数第86-88页
     ·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第88-90页
   ·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评价第90-97页
     ·确定评价的因素集和评语集第90-94页
     ·确定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第94-95页
     ·建立隶属函数第95-96页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第96-97页
   ·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第97-101页
     ·其他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第98-100页
     ·总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第100-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6章 东北地区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预测第102-119页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建立第102-110页
     ·SD 模型子系统第103-106页
     ·系统流图的绘制第106-107页
     ·模型中部分变量说明第107-108页
     ·SD 方程的建立第108页
     ·模型有效性检验第108-110页
   ·仿真运行结果及系统的优化调控第110-117页
     ·模型的仿真模拟第110-113页
     ·系统的优化调控第113-117页
 本章小结第117-119页
第7章 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区域比较第119-135页
   ·东北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及省际比较第120-127页
     ·东北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第121-125页
     ·东北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省际比较第125-127页
   ·我国相对资源承载力区域比较第127-134页
     ·东北地区与我国其它地区比较第128-130页
     ·东、中、西部区域差异比较第130-134页
 本章小结第134-135页
第8章 提升我国东北地区资源承载力的对策第135-145页
   ·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135-136页
   ·发展循环经济第136-138页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138-140页
   ·改善生态环境第140-141页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第141-143页
   ·区域内整合资源第143-144页
 本章小结第144-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2页
附录第152-16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2-163页
中文摘要第163-166页
Abstract第166-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吉林省城市化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下一篇:我国通货膨胀率波动、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运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