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11页 |
·世界水资源背景 | 第9-10页 |
·中国水资源情况与主要问题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总体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8页 |
·研究目的与数据来源 | 第15-16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6-18页 |
·主要内容与框架 | 第18-21页 |
·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论文框架 | 第19-21页 |
第2章 城市化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理论 | 第21-65页 |
·城市化及相关理论 | 第21-42页 |
·城市的产生、涵义及特点 | 第21-28页 |
·城市化的概念和内涵 | 第28-42页 |
·水资源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第42-54页 |
·水资源的内涵、特性与分类 | 第42-49页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第49-50页 |
·水资源持续利用理论的新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 | 第50-54页 |
·城市化发展与水资源持续利用关系构建 | 第54-65页 |
·水资源支持经济增长 | 第54-57页 |
·水资源条件影响产业结构调整 | 第57-61页 |
·水资源利用与城市发展 | 第61-63页 |
·城市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 | 第63-65页 |
第3章 吉林省城市化发展的水资源基础 | 第65-81页 |
·水资源总量、特点及变化趋势 | 第65-69页 |
·地表水资源特征 | 第69-73页 |
·地下水资源特征 | 第73-76页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76-81页 |
第4章 吉林省城市化进程与用水变化关系分析 | 第81-107页 |
·吉林省城市化水平分析 | 第81-93页 |
·吉林省城市化历程综述 | 第81-83页 |
·吉林省城市化现状分析 | 第83-86页 |
·吉林省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第86-93页 |
·吉林省城市化发展的水资源利用变化分析 | 第93-98页 |
·用水总量呈波段式增长,增长态势逐渐趋缓 | 第93-94页 |
·工业用水量波动后小幅稳步增长 | 第94-95页 |
·农业生产用水量巨大,变化甚微 | 第95-97页 |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稳步增长 | 第97-98页 |
·用水结构变化分析 | 第98页 |
·吉林省城市化与用水量的关系 | 第98-107页 |
·历史数据的对比 | 第98-101页 |
·吉林省城市化与用水量关系的定量分析 | 第101-107页 |
第5章 吉林省人口及城市化预测 | 第107-125页 |
·吉林省未来人口预测 | 第107-115页 |
·人口预测 | 第107页 |
·灰色模型及verhulst 模型预测方法 | 第107-113页 |
·吉林省各地区人口的verhulst 模型预测 | 第113-115页 |
·吉林省城市化发展预测分析 | 第115-125页 |
·常用城市化水平预测模型及评价 | 第115-119页 |
·几种方法的实际应用及对比 | 第119-121页 |
·吉林省各地区城市化率的预测 | 第121-125页 |
第6章 吉林省未来需水情况的系统动力学预测 | 第125-151页 |
·需水预测方法 | 第125-129页 |
·选择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预测 | 第129-133页 |
·系统动力学及其优点 | 第129-131页 |
·系统动力学建立模型的主要过程 | 第131-133页 |
·吉林省各地区系统动力学需水预测模型 | 第133-151页 |
·系统边界、因果关系图及系统流程 | 第133-134页 |
·系统变量的确定 | 第134-144页 |
·模型的计算机模拟 | 第144页 |
·预测结果 | 第144-151页 |
第7章 吉林省水资源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 | 第151-175页 |
·吉林省实现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 | 第151-155页 |
·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减量化 | 第151-152页 |
·发展污水回用,实现水的再利用、再循环 | 第152-154页 |
·开展雨水资源化利用 | 第154-155页 |
·水资源循环经济模型的建立 | 第155-158页 |
·对现有模型的优化 | 第155-156页 |
·新模型的流程图及新增变量 | 第156-158页 |
·水资源循环经济模型的预测结果 | 第158-169页 |
·需水量预测结果 | 第158-165页 |
·缺水量预测结果 | 第165-166页 |
·各地区需水结构的变化 | 第166-168页 |
·其它预测结果 | 第168-169页 |
·吉林省水资源循环经济模式的分析 | 第169-175页 |
·两种模式下水资源利用情况的对比 | 第169-171页 |
·两种模式下人口城市化与需水量的关系对比 | 第171-172页 |
·在水资源循环经济模式下与美国水资源利用情况的对比 | 第172-173页 |
·实现水资源循环经济模式的效益分析 | 第173-175页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75-182页 |
·结论 | 第175-179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75-178页 |
·不足之处 | 第178-179页 |
·推动水资源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 第179-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197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97-198页 |
致谢 | 第198-199页 |
中文摘要 | 第199-203页 |
ABSTRACT | 第203-2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