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前言 | 第11-18页 |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 2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体育与国家战略互动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 ·北京奥运会后关于中国体育定位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 ·体育强国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 3 研究的基本内容 | 第15-17页 |
| 4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7页 |
| ·专家访谈法 | 第17页 |
| ·比较分析法 | 第17页 |
| ·逻辑分析法 | 第17-18页 |
| 讨论与分析 | 第18-44页 |
| 1 我国社会的历史时代主题 | 第18-23页 |
| ·建国初至七十年代末中国的外交姿态与国际角色定位 | 第18-20页 |
|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角色(1978-1992) | 第20页 |
| ·现阶段中国在国际秩序中的地位与角色(1992-) | 第20-23页 |
| 2 建国以来中国体育的任务与国家战略互动的历史演变过程 | 第23-30页 |
| ·建国初曲折发展的体育与国家战略的互动(1949-1978)---“生存”意识 | 第23-26页 |
|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体育与国家战略的互动(1978-2008)----“展示”意识 | 第26-27页 |
| ·历史演变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 第27-30页 |
| 3 建设体育强国是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的历史任务 | 第30-40页 |
| ·确定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历史任务的依据 | 第30-34页 |
| ·北京奥运会后建设体育强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34-37页 |
| ·丰富体育强国的内涵 | 第37-40页 |
| 4 建设体育强国的对策分析 | 第40-44页 |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推动中国体育事业的长效发展 | 第40-41页 |
| ·继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 第41-42页 |
| ·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 | 第42-43页 |
| ·以体育产业为载体,增强中国体育发展的后劲与活力 | 第43-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