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旅游业迅猛发展,区域旅游竞争日趋激烈,城市旅游地位突出 | 第11页 |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需要完善的理论指导 | 第11页 |
·东北区四大中心城市旅游发展不均衡的矛盾亟需解决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对旅游规划的重要意义 | 第12页 |
·对提升东北区整体旅游竞争力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国内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 第16-19页 |
·基本思路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2 城市旅游竞争力基本理论 | 第19-24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1页 |
·城市旅游 | 第19页 |
·城市旅游竞争力 | 第19-21页 |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区位理论 | 第21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1-22页 |
·竞争优势理论 | 第22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页 |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第22-24页 |
3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模型设计与分析方法 | 第24-37页 |
·城市旅游竞争力影响力分析 | 第24-27页 |
·资源竞争力 | 第24页 |
·市场竞争力 | 第24-25页 |
·经济社会环境竞争力 | 第25-26页 |
·生态环境竞争力 | 第26页 |
·基础设施竞争力 | 第26-27页 |
·城市旅游竞争力模型设计 | 第27-30页 |
·波特国家竞争力模型 | 第27-28页 |
·IMD 竞争力模型 | 第28页 |
·弓弦箭模型 | 第28-29页 |
·本论文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模型设计 | 第29-30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0-34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30-31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1-34页 |
·分析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 第34-37页 |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 第34-35页 |
·因子分析法评价步骤 | 第35页 |
·K-均值聚类法 | 第35-37页 |
4 东北区四大中心城市旅游竞争力对比分析 | 第37-62页 |
·东北区四大中心城市旅游业发展概况 | 第37页 |
·四大中心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 第37页 |
·东北区四大中心城市旅游竞争力测定 | 第37-39页 |
·样本的选取与指标的选择 | 第37-38页 |
·指标数据的来源与数学方法说明 | 第38-39页 |
·东北区四大中心城市旅游竞争力量化比较分析 | 第39-62页 |
·资源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39-42页 |
·市场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42-45页 |
·经济社会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45-49页 |
·生态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49-52页 |
·基础设施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52-55页 |
·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比较分析 | 第55-59页 |
·城市旅游竞争力聚类分析 | 第59-62页 |
5 东北区四大中心城市旅游竞争力整合策略 | 第62-70页 |
·东北区四大中心城市旅游竞争力整合的意义 | 第62-63页 |
·四大中心城市旅游竞争力整合的基础和条件 | 第62-63页 |
·四大中心城市旅游竞争力整合的意义 | 第63页 |
·东北区四大中心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空间结构特征 | 第63-68页 |
·东北区四大中心城市旅游竞争力等级结构划分 | 第63-64页 |
·东北区四大中心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特征 | 第64-66页 |
·东北区四大中心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定位及整合 | 第66-68页 |
·提升四大中心城市整体旅游竞争力的途径 | 第68-70页 |
·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战略 | 第68页 |
·旅游产业集群战略 | 第68页 |
·旅游交通无障碍战略 | 第68-69页 |
·东北区旅游形象与品牌战略 | 第69页 |
·政府政策支持战略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后记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