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磁辐射信号的煤岩变形破裂自忆性预测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煤岩动力灾害预测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煤岩变形破裂与电磁辐射的相关性 | 第15-22页 |
·煤岩电磁辐射产生机理 | 第15页 |
·煤岩变形破裂电磁辐射预测原理 | 第15-16页 |
·煤岩变形破裂电磁辐射实验研究 | 第16-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自忆性原理 | 第22-32页 |
·数学原理 | 第22-28页 |
·动力系统的记忆性与自忆性 | 第28-29页 |
·自忆性方程的非线性特征 | 第29-31页 |
·自忆性原理适用范围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基于自忆性原理的动态数据建模 | 第32-37页 |
·动态数据分析 | 第32-33页 |
·反导微分方程 | 第33-35页 |
·数据机理一自忆建模 | 第35-37页 |
第五章 自忆性原理在煤岩破裂电磁辐射预测中的应用 | 第37-84页 |
·回溯阶为3的自忆性建模 | 第37-46页 |
·回溯阶为5的自忆性建模 | 第46-54页 |
·回溯阶为7的自忆性建模 | 第54-63页 |
·回溯阶为9的自忆性建模 | 第63-72页 |
·回溯阶为11的自忆性建模 | 第72-82页 |
·回溯阶与平均相对误差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