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水雾降尘技术的实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开放性粉尘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4-17页 |
·水雾降尘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8-20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20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水雾降尘的理论基础及探讨 | 第23-45页 |
·水雾捕尘技术机理 | 第23-24页 |
·空气动力学原理 | 第23页 |
·“云”物理学原理 | 第23-24页 |
·斯蒂芬流的输运机理 | 第24页 |
·水雾形成机理 | 第24-26页 |
·射流破碎理论 | 第24-25页 |
·液膜破碎雾化 | 第25-26页 |
·雾流 | 第26-32页 |
·喷雾雾化性能指标 | 第26-28页 |
·高效喷雾雾流的形式和参数 | 第28-29页 |
·雾流中水的分布 | 第29页 |
·雾流中的雾粒粒度分布 | 第29-30页 |
·雾粒在雾流中的平均速度 | 第30-31页 |
·高效水雾降尘应用中的主要参数 | 第31-32页 |
·喷雾降尘机理 | 第32-34页 |
·各种捕尘机理效应分析 | 第32-34页 |
·喷雾捕捉浮尘机制 | 第34页 |
·雾滴及尘粒运动的研究 | 第34-40页 |
·雾滴运动特性分析 | 第35-36页 |
·雾滴初始速度 | 第35页 |
·雾滴在空气中的存活时间 | 第35-36页 |
·粉尘绕水滴的运动分析 | 第36-37页 |
·尘粒在水滴附近的运动 | 第37-39页 |
·水滴对粉尘沉降效率影响的分析 | 第39-40页 |
·喷雾降尘效率研究 | 第40-43页 |
·喷雾降尘效率推导 | 第40-41页 |
·参数取值 | 第41-42页 |
·降尘效率分析 | 第42-43页 |
·射流自激雾化除尘 | 第43-44页 |
·射流自激雾化机理 | 第43-44页 |
·射流与斗轮接触角的作用关系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微细粉尘团聚及数学模拟 | 第45-52页 |
·微细粉尘团聚过程描述 | 第45-46页 |
·模型的假设 | 第46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6-48页 |
·雾滴与颗粒物的接触过程 | 第46-47页 |
·颗粒物与雾滴碰撞被粘附的概率 | 第47页 |
·雾滴体积、直径、质量、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 第47-48页 |
·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水雾降尘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62页 |
·水的特性对水雾降尘效果的影响 | 第52-53页 |
·水中杂质对喷雾系统的影响 | 第52页 |
·水的物理机械特性对喷雾系统的影响 | 第52-53页 |
·湿润剂对水雾降尘效果的影响 | 第53页 |
·喷嘴类型对雾化效果的影响 | 第53-55页 |
·常用的几种喷嘴类型 | 第53-55页 |
·旋转压力式喷嘴的结构、雾化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 | 第55页 |
·喷雾系统参数的合理匹配对雾化效果的影响 | 第55-58页 |
·喷雾压力对雾化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喷雾流量对雾化效果的影响 | 第56页 |
·喷嘴的出口直径、压力、流量的参数匹配 | 第56-57页 |
·喷嘴直径、压力与雾粒直径的匹配关系 | 第57页 |
·雾流中的雾粒粒度分布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粉尘分布对降尘效果的影响 | 第58-59页 |
·测点的布置 | 第58页 |
·装载机作业空间粉尘浓度测定 | 第58页 |
·装载机作业空间粉尘分散度的测定 | 第58-59页 |
·喷雾系统布置对降尘效果的影响 | 第59-60页 |
·喷雾作用范围 | 第60页 |
·喷雾系统安装位置和空气参与雾化作用的量 | 第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化学湿润剂的湿润能力试验 | 第62-69页 |
·湿润型化学抑尘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62-6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6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62-64页 |
·湿润剂的湿润能力试验 | 第64-68页 |
·湿润剂抑尘性能的测定方法 | 第64-65页 |
·湿润剂溶液对铁矿粉尘的浸润性测定 | 第65-66页 |
·实验目的及仪器仪表 | 第65-66页 |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66页 |
·滴重法测湿润剂溶液的表面张力 | 第66页 |
·湿润剂对铁矿粉尘的浸润速度测定 | 第66页 |
·实验数据整理及结论 | 第66-68页 |
·表面张力实验测定数据及实验结果 | 第66-67页 |
·湿润剂浸润速度测定结果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喷雾雾化及降尘效果实验 | 第69-81页 |
·喷雾雾化实验方法 | 第69-73页 |
·实验流程 | 第69-70页 |
·喷雾雾化实验具体步骤 | 第70-73页 |
·喷雾雾化角的测量 | 第70-71页 |
·喷雾流量的测量及流量系数的确定 | 第71-72页 |
·喷雾雾滴粒径的分析 | 第72-73页 |
·实验数据结果与分析 | 第73-76页 |
·喷雾雾化角实验结果 | 第73-74页 |
·喷雾流量与流量系数 | 第74-75页 |
·水雾粒度 | 第75-76页 |
·水雾降尘效果实验 | 第76-80页 |
·喷雾帷幕装置的工作原理 | 第76-80页 |
·喷雾帷幕装置的初步试验 | 第78-79页 |
·试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七章 喷射流自激雾化降尘技术在湘钢的应用分析 | 第81-93页 |
·现场调查与分析 | 第81-85页 |
·装载机系统粉尘析出机理 | 第82页 |
·转载点粉尘析出机理 | 第82-83页 |
·喷雾除尘自动调节系统 | 第83-85页 |
·系统构成 | 第84页 |
·关键技术原理说明 | 第84-85页 |
·高效水雾系统的安装布置 | 第85-87页 |
·系统配置 | 第86-87页 |
·系统功能 | 第87页 |
·喷雾水枪及喷嘴的选择 | 第87-88页 |
·komet大喷枪(AP101系列) | 第87-88页 |
·雾化喷嘴的选择 | 第88页 |
·水雾降尘系统的现场应用效果 | 第88-92页 |
·现场测试环境 | 第88页 |
·现场测试结果 | 第88-92页 |
·粉尘浓度实时监测结果 | 第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6页 |
·结论 | 第93-94页 |
·创新点 | 第94页 |
·展望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