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器试验台加载器的有限元分析及其布局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言 | 第10-18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减速器试验台的发展与未来趋势 | 第11-14页 |
·国内减速器试验台的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国外减速器试验台的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加载器的发展情况 | 第14-16页 |
·加载器的分类和特点 | 第14-15页 |
·国内对加载器的分析现状 | 第15-16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6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6-18页 |
2 试验台的布局分析 | 第18-28页 |
·通用试验台的布局 | 第18页 |
·功率流以及加载器和电机安放位置的比较 | 第18-26页 |
·功率流 | 第18-19页 |
·加载器和电机安放位置的比较 | 第19-26页 |
·综合比较的结论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3 加载器建模及受力件分析 | 第28-40页 |
·Pro/ENGINEER软件简介 | 第28页 |
·加载器模型的建立 | 第28-35页 |
·加载器模型材料介绍 | 第35-36页 |
·受力件分析 | 第36-39页 |
·螺栓的受力分析 | 第36-38页 |
·键的受力分析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有限元基本方法及加载器的动态平衡分析 | 第40-58页 |
·有限元方法及其计算工具简介 | 第40-43页 |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 第40-41页 |
·ANSYS软件的应用 | 第41-42页 |
·ANSYS软件的功能 | 第42-43页 |
·加载器的受力特征 | 第43-45页 |
·叶片轴的动平衡分析 | 第45-50页 |
·叶片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5-47页 |
·模型边界条件与载荷的确定 | 第47-48页 |
·计算结果描述与分析 | 第48-50页 |
·额定状态分析 | 第48-50页 |
·最大状态分析 | 第50页 |
·叶片总成的动平衡分析 | 第50-55页 |
·叶片总成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50-51页 |
·叶片总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1-52页 |
·模型边界条件与载荷的确定 | 第52页 |
·计算结果描述与分析 | 第52-55页 |
·额定状态分析 | 第52-54页 |
·最大状态分析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5 加载器的模态分析 | 第58-68页 |
·加载器模态分析的意义 | 第58页 |
·ANSYS模态分析简介 | 第58-59页 |
·模态分析步骤 | 第58页 |
·模态分析网格划 | 第58-59页 |
·ANSYS模态分析的方法 | 第59页 |
·叶片轴模态分析及结果 | 第59-63页 |
·叶片轴模态分析总结 | 第63页 |
·叶片总成模态分析及结果 | 第63-66页 |
·叶片总成模态分析总结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6 加载器的可靠性分配 | 第68-76页 |
·系统与系统可靠性分配概述 | 第68-70页 |
·系统的组成和类型 | 第68页 |
·可靠性分配概述 | 第68-70页 |
·加载器的可靠性分配和强度校核 | 第70-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7 结论和展望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6页 |
·本课题创新之处 | 第76-77页 |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