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16页 |
·问题的提出与界定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数据收集和处理 | 第15-16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回顾与借鉴 | 第16-36页 |
·贫困的界定与原因 | 第16-24页 |
·贫困的基本界定和定义理论 | 第16-19页 |
·贫困的原因 | 第19-22页 |
·简要论述 | 第22-24页 |
·反贫困的原理与模式 | 第24-27页 |
·反贫困的原理 | 第24页 |
·反贫困的模式 | 第24-26页 |
·简要评述 | 第26-27页 |
·制度演变与制度创新 | 第27-36页 |
·制度演变的机理 | 第27-28页 |
·制度创新的条件 | 第28-34页 |
·制度创新的路径 | 第34-36页 |
第3章 科技扶贫模式运行机理与特殊地位 | 第36-44页 |
·扶贫模式类型与科技扶贫模式的界定 | 第36-39页 |
·扶贫模式及其基本类型 | 第36-38页 |
·科技扶贫模式的内涵与界定 | 第38-39页 |
·科技扶贫模式的基本要素与运行机理 | 第39-40页 |
·科技扶贫模式的基本要素 | 第39-40页 |
·科技扶贫模式的运行机理 | 第40页 |
·科技扶贫模式的理论依据与特殊地位 | 第40-44页 |
·科技扶贫模式的理论依据 | 第40-42页 |
·科技扶贫模式的特殊地位 | 第42-44页 |
第4章 重庆市农村扶贫绩效与科技扶贫模式实践 | 第44-58页 |
·重庆市农村贫困状况与发生机理 | 第44-47页 |
·重庆市农村贫困历史变迁 | 第44-45页 |
·重庆市农村贫困的现状 | 第45-46页 |
·重庆市农村贫困的发生机理 | 第46-47页 |
·重庆市农村扶贫主要模式及其绩效 | 第47-54页 |
·重庆市农村扶贫的主要模式 | 第47-49页 |
·重庆市农村扶贫的整体绩效 | 第49-53页 |
·重庆市农村扶贫模式的主要问题 | 第53-54页 |
·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模式的实践 | 第54-58页 |
·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模式的实施与发展 | 第54-55页 |
·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模式的现状 | 第55-56页 |
·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56-58页 |
第5章 石柱县农村贫困与反贫困概况 | 第58-82页 |
·石柱县农村贫困状况动态分析 | 第58-66页 |
·石柱县农村贫困的历史与现状 | 第58-65页 |
·石柱县贫困特征的改变 | 第65-66页 |
·石柱县扶贫模式演变的过程分析 | 第66-74页 |
·扶贫任务和扶贫要求的改变 | 第66-67页 |
·扶贫条件和扶贫能力的改变 | 第67-69页 |
·石柱县农村扶贫模式及其演变 | 第69-74页 |
·石柱科技扶贫模式的创新背景与过程 | 第74-82页 |
·石柱科技扶贫模式的创新背景 | 第74-77页 |
·石柱科技扶贫模式的创新过程 | 第77-82页 |
第6章 石柱县科技扶贫模式的效果评价 | 第82-96页 |
·石柱县科技扶贫模式的效果分析 | 第82-86页 |
·产业布局基本情况 | 第82-83页 |
·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 第83-85页 |
·科技扶贫基本情况 | 第85-86页 |
·科技对农业贡献率的变动分析 | 第86-92页 |
·技术进步估计模型设定 | 第86-87页 |
·技术进步估计数据预处理 | 第87-88页 |
·技术进步估计模型求解过程 | 第88-90页 |
·技术进步对农业的贡献分析 | 第90-92页 |
·石柱科技扶贫效果的社会公众评价 | 第92-96页 |
·农民满意度分析 | 第92-94页 |
·科技使用的影响分析 | 第94-96页 |
第7章 石柱县科技扶贫模式的运行机理 | 第96-106页 |
·石柱县科技扶贫模式的内涵及框架 | 第96-98页 |
·石柱模式的基本内涵 | 第96页 |
·"石柱模式"的基本构架 | 第96-97页 |
·"石柱模式"的运行机制 | 第97-98页 |
·石柱科技扶贫模式的内容特征 | 第98-100页 |
·科技扶贫战略思路转变 | 第98-99页 |
·科技扶贫组织化程度提升 | 第99-100页 |
·科技扶贫利益机制重构 | 第100页 |
·石柱科技扶贫模式运行过程分析 | 第100-102页 |
·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的启动特征 | 第100-101页 |
·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的推动特征 | 第101页 |
·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的完善特征 | 第101-102页 |
·石柱科技扶贫效果的成因分析 | 第102-106页 |
·创新扶贫开发思路 | 第103页 |
·建立健全合理机制 | 第103页 |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 第103-104页 |
·注重可持续发展 | 第104-106页 |
第8章 重庆农村科技扶贫模式创新与推广 | 第106-122页 |
·新时期农村科技扶贫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第106-109页 |
·新时期重庆农村贫困变化新趋势 | 第106-107页 |
·科技扶贫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 第107-109页 |
·创新农村科技扶贫的主要思路 | 第109-113页 |
·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的可行路径及选择 | 第113-118页 |
·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的可行路径 | 第113-114页 |
·科技扶贫模式创新主要障碍和突破口 | 第114-116页 |
·重庆市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 | 第116-118页 |
·关于科技扶贫模式推广的思考 | 第118-122页 |
·科技扶贫推广的保障条件 | 第118-120页 |
·科技扶贫推广的主要措施 | 第120-122页 |
第9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122-136页 |
·主要结论 | 第122-125页 |
·"十二五"重庆市农村扶贫的新任务 | 第125-130页 |
·当前扶贫面临主要问题 | 第125-127页 |
·提出新任务的依据 | 第127-128页 |
·扶贫开发的新任务 | 第128-130页 |
·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130-136页 |
·政策建议 | 第130-134页 |
·研究展望 | 第134-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4页 |
致谢 | 第144-14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