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火灾热释放率及通风方式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公路隧道通风的基本特点 | 第10-13页 |
·公路隧道的通风方式 | 第10-11页 |
·各种通风方式的特点 | 第11-13页 |
·国内外隧道通风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外概况 | 第13-14页 |
·国内概况 | 第14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隧道通风的基本理论 | 第16-24页 |
·通风计算基本假设与原理 | 第16页 |
·稳定流假设 | 第16页 |
·连续介质假设 | 第16页 |
·不可压缩假设 | 第16页 |
·能量守恒定律 | 第16页 |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第16-17页 |
·三维湍流模型及其在CFD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求解条件 | 第19-20页 |
·CFD软件介绍 | 第20-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隧道火灾热释放率研究 | 第24-36页 |
·热释放率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热释放率设定方式 | 第26-28页 |
·隧道内不同场景火灾热释放率 | 第28-33页 |
·隧道火灾热释函数的限制条件 | 第28页 |
·3MW火源热释放率 | 第28-29页 |
·5MW火源热释放率 | 第29-30页 |
·20MW火源热释放率 | 第30页 |
·30MW火源热释放率(无载重货物) | 第30-31页 |
·30MW火源热释放率(有载重货物) | 第31-32页 |
·100MW火源热释放率(载重货物) | 第32-33页 |
·隧道火灾数值模拟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公路隧道火灾事故通风研究 | 第36-47页 |
·纵向式通风 | 第36-39页 |
·烟雾回流与临界风速 | 第36页 |
·临界风速的计算方法 | 第36-37页 |
·纵向通风的临界风速 | 第37-39页 |
·半横向式通风 | 第39-44页 |
·半横向式通风结构优化 | 第39-42页 |
·半横向火灾事故通风 | 第42-44页 |
·全横式向通风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不同通风方式适用性研究 | 第47-54页 |
·国外概况 | 第47页 |
·国内概况 | 第47-48页 |
·纵向式通风适用性研究 | 第48-49页 |
·其它通风方式适用性研究 | 第49-53页 |
·纵向加半横向通风方式 | 第49-50页 |
·纵向加全横向通风方式 | 第50页 |
·纵向加半横向加全横向通风方式 | 第50-51页 |
·双洞互补式网络通风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互补式通风在大别山隧道中的运用 | 第54-60页 |
·工程概况 | 第54页 |
·设计方案 | 第54-57页 |
·设计风量的确定 | 第54-55页 |
·通风横洞设置范围的确定 | 第55-56页 |
·通风横洞个数的确定 | 第56页 |
·通风横洞设计风量的确定 | 第56-57页 |
·最终方案浓度校核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七章 大别山隧道双洞互补式通风数值分析 | 第60-69页 |
·运营工况数值模拟 | 第60-64页 |
·初始条件 | 第60-61页 |
·结果分析 | 第61-64页 |
·火灾工况数值模拟 | 第64-68页 |
·初始条件 | 第65-66页 |
·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9-71页 |
·主要结论 | 第69-70页 |
·下一步研究的工作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