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速裁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民事速裁机制概述 | 第10-17页 |
(一) 民事速裁机制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 民事速裁机制的特征 | 第11-12页 |
(三) 民事速裁机制与相关程序的比较 | 第12-17页 |
1、速裁机制与简易程序的比较 | 第12-14页 |
2、速裁机制与小额诉讼程序的比较 | 第14-16页 |
3、速裁机制与即决判决的比较 | 第16-17页 |
二、我国建立民事速裁机制的必要性 | 第17-22页 |
(一) 符合我国特定时代背景下的需求 | 第17-20页 |
1、速裁机制与我国基层法院的基本功能相适应 | 第17-18页 |
2、有利于促进简易程序的改革 | 第18页 |
3、有利于促进多元审理程序体系建立和发展 | 第18-19页 |
4、实现普遍的可接近之正义的诉求 | 第19页 |
5、追求司法公正的必然产物 | 第19-20页 |
(二) 契合国际民事司法改革的趋势 | 第20-22页 |
三、我国民事速裁机制的实践探索与问题 | 第22-31页 |
(一) 民事速裁机制的相关依据 | 第22-23页 |
(二) 民事速裁机制运行的基本状况 | 第23-25页 |
1、速裁案件的机构设置 | 第23-24页 |
2、速裁案件的受理范围 | 第24-25页 |
3、速裁案件的流程安排 | 第25页 |
4、速裁机制特别便民措施 | 第25页 |
(三) 民事速裁机制运行的效果 | 第25-26页 |
1、审理期限明显缩短 | 第25页 |
2、结案方式以调撤为主,上诉率低 | 第25-26页 |
3、注重调解,案结事了效果明显 | 第26页 |
4、法律文书简化 | 第26页 |
(四) 民事速裁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31页 |
1、速裁机制缺乏明确的法律保障 | 第27-28页 |
2、速裁机制的适用范围较为宽泛 | 第28页 |
3、速裁机制的程序选择权降低其可操作性 | 第28页 |
4、送达瓶颈制约速裁效率 | 第28-29页 |
5、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 | 第29-30页 |
6、诉讼收费缺乏灵活性 | 第30页 |
7、速裁与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缺乏有效衔接 | 第30-31页 |
四、构建我国民事速裁机制的设想 | 第31-43页 |
(一) 速裁机制的定位:独立的诉讼审理机制 | 第31-33页 |
(二) 速裁机制的具体运作规则 | 第33-41页 |
1、受案范围 | 第33-34页 |
2、法院速裁机构及人员设置 | 第34-36页 |
3、程序启动主体 | 第36页 |
4、诉讼保障 | 第36-38页 |
5、庭审规则与程序转换 | 第38-39页 |
6、权利救济途径 | 第39-40页 |
7、执行 | 第40-41页 |
8、法官的考核和管理制度 | 第41页 |
(三) 速裁机制与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