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8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5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的路线和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的内容和论文的结构 | 第16-17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6页 |
·论文的结构 | 第16-17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项目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 第18-34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8-28页 |
·利益相关者的基本概念 | 第18页 |
·项目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第18-20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第20-23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治理模式 | 第23-24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建设项目中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中国的进展 | 第25-26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缺陷 | 第26-28页 |
·项目利益相关者 | 第28-34页 |
·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含义 | 第28-29页 |
·项目利益相关者的类型 | 第29-30页 |
·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联关系 | 第30-34页 |
第3章 建设工程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现状 | 第34-40页 |
·项目管理的模式利益相关者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项目的传统管理模式 | 第34-35页 |
·项目的管理承包模式(PMC模式) | 第35-37页 |
·项目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管理 | 第37-38页 |
·项目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的建立 | 第37页 |
·项目利益相关者合作机制的构成 | 第37-38页 |
·建设工程项目合作机制研究的意义 | 第38-40页 |
·建立持续的项目合作关系 | 第38页 |
·项目利益相关者合作机制的优势 | 第38-40页 |
第4章 项目利益相关者合作机制的构成 | 第40-56页 |
·合作伙伴选择机制 | 第40-42页 |
·合作伙伴选择方法 | 第40页 |
·合作伙伴选择标准 | 第40-42页 |
·合作动力机制 | 第42-43页 |
·价值是合作动力的基础 | 第42页 |
·共同利益是合作的重要前提 | 第42-43页 |
·利益分配机制 | 第43-52页 |
·建设单位(甲方)利益分析 | 第43-47页 |
·承包商利益分析 | 第47-49页 |
·设计单位利益分析 | 第49-50页 |
·监理单位利益分析 | 第50-51页 |
·政府部门利益分析 | 第51页 |
·保险公司及银行利益分析 | 第51-52页 |
·信任合作机制 | 第52-53页 |
·沟通协调机制 | 第53-54页 |
·激励约束机制 | 第54-55页 |
·风险管理机制 | 第55-56页 |
第5章 宁波东部新城D1-2A项目利益相关者合作机制的实践 | 第56-65页 |
·宁波东部新城D1-2A项目概况 | 第56-57页 |
·宁波东部新城 D1-2A项目简介 | 第56页 |
·项目的共同目标 | 第56-57页 |
·项目利益相关者及需求分析 | 第57-58页 |
·项目利益相关者的构成 | 第57-58页 |
·项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分析 | 第58页 |
·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交流与沟通 | 第58-61页 |
·项目利益相关者合作交流机制 | 第58-59页 |
·项目利益相关者合作交流的流程 | 第59-60页 |
·交流并制定解决措施 | 第60-61页 |
·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关系 | 第61-65页 |
·合作关系的评估表 | 第61页 |
·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关系及管理过程 | 第61-6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5-66页 |
·研究的结论 | 第65页 |
·今后努力的方向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