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引言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9-10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0-11页 |
2 移动IP技术 | 第11-18页 |
·移动IPv4 | 第11-12页 |
·移动IPv4的功能实体 | 第11-12页 |
·移动IPv4工作机制 | 第12页 |
·移动IPv6 | 第12-16页 |
·移动IPv6基本术语 | 第12-13页 |
·移动IPv6的技术原理 | 第13-15页 |
·移动IPv6现存的关键问题 | 第15-16页 |
·移动IPv6与移动IPv4的比较 | 第16-17页 |
·地址数量大大增加 | 第16页 |
·可以实现端到端的对等通信 | 第16页 |
·地址结构层次更加优化 | 第16-17页 |
·内嵌的安全机制 | 第17页 |
·服务质量(QoS)提高 | 第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3 移动IPv6的切换技术 | 第18-33页 |
·基于移动IPv6的基本切换过程 | 第18-19页 |
·快速切换(FMIPv6) | 第19-24页 |
·协议概述 | 第19-21页 |
·快速切换技术分类 | 第21-24页 |
·分级移动IPv6(HMIPv6) | 第24-28页 |
·协议概述 | 第24-25页 |
·HMIPv6对MIPv6的扩充 | 第25-26页 |
·协议的实现 | 第26-28页 |
·切换延迟分析与比较 | 第28-32页 |
·MIPv6切换延迟分析 | 第28-29页 |
·FMIPv6切换延迟分析 | 第29-30页 |
·HMIPv6切换延迟分析 | 第30-31页 |
·FMIPv6、HMIPv6比MIPv6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使用APFHMIPv6实现无缝切换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APFHMIPv6的设计 | 第33-42页 |
·将FMIPv6和HMIPv6相结合 | 第33页 |
·引入地址池 | 第33-34页 |
·APFHMIPv6的消息格式 | 第34-40页 |
·邻居发现扩展消息格式 | 第34页 |
·路由器请求代理消息 | 第34-35页 |
·代理路由器通告消息 | 第35-36页 |
·切换发起消息 | 第36-37页 |
·切换确认消息 | 第37-38页 |
·快速绑定消息 | 第38-39页 |
·快速绑定确认消息 | 第39-40页 |
·APFHMIPv6的切换流程 | 第40-41页 |
·APFHMIPv6的延迟分析 | 第41-42页 |
5 APFHMIPv6的仿真 | 第42-55页 |
·NS-2简介与安装 | 第42-44页 |
·扩展NS-2支持移动IPv6切换协议 | 第44页 |
·APFHMIPv6的仿真设计 | 第44-54页 |
·仿真实验过程设计 | 第44-45页 |
·仿真拓扑图整体设计 | 第45页 |
·用OTcl语言实现网络仿真场景 | 第45-48页 |
·APFHMIPv6仿真 | 第48-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6 结束语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