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论建安七子的文学地位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8页
第一章 建安七子研究概况第8-14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8-9页
 第二节 研究成果与不足第9-14页
  一、七子文本的整理与笺注第9页
  二、有关七子的论文与论著第9-12页
  三、研究中的不足第12-14页
第二章 建安七子的生卒年、所处时代及其思想特色第14-26页
 第一节 七子生卒年爬梳第14-20页
  一、孔融(153-208)第14-15页
  二、徐干(170-217)第15-16页
  三、王粲(177-217)第16页
  四、陈琳(157 前后-217)第16-17页
  五、阮瑀(170?-212)第17-18页
  六、应瑒(185 前后?-217)第18-19页
  七、刘桢(185 前后?-217)第19-20页
 第二节 七子所处时代及其思想特色第20-26页
  一、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第20-22页
  二、儒学式微、玄学抬头第22-23页
  三、七子思想的个案分析——阮瑀、应瑒《文质论》第23-26页
第三章 建安七子与文学自觉第26-41页
 第一节 关于文学自觉起始的讨论第26-31页
  一、统治者对文人价值的尊重与文人自我意识的觉醒第27-29页
  二、对文学风格重要特征的认识第29-30页
  三、作家队伍的形成第30-31页
 第二节 建安七子与“汉音”、“魏响”第31-41页
  一、七子对前人的继承第32-35页
  二、诗歌题目的新创与辞赋题材的开拓第35-36页
  三、注重个人情怀的抒发第36-38页
  四、注重作品文采的展示第38-41页
结语第41-42页
致谢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吴梦窗交游及时地考论
下一篇:魏晋玄言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