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世界各国新闻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新闻事业史论文

新闻报道的“不闻”律令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4页
一、引言第14-36页
 (一) 新闻报道“不闻”律令论题的提出第14-29页
  1. 一种社会学式的体认:“媒介即窗口”第14-17页
  2. “后窗”的新闻过滤功能:报,抑或不报第17-20页
  3. 新闻报道的“不闻”观念第20-24页
  4. “后窗”操作手:新闻报道“不闻”律令第24-29页
 (二) 对本论题相关研究文献的述评第29-34页
  1. 学术界关于“不闻”研究的主要观点第29-32页
  2. 对学界“不闻”研究主要观点的评述第32-34页
 (三) 本论题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34-36页
  1. 研究思路第34-35页
  2. 研究方法第35-36页
二、新闻报道“不闻”观念的历史变迁第36-61页
 (一) 新闻报道“不闻”观念从滥觞到定型第36-48页
  1. 毛泽东新闻报道“不闻”观念的历史变迁第36-43页
  2. 第一代其他主要中央领导的类似论述第43-47页
  3. “不闻”观念是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共识第47-48页
 (二) 新闻报道“不闻”观念的校正与创新第48-55页
  1. 胡耀邦对毛泽东观念的继承与发展第49-52页
  2. 第二代其他主要中央领导的类似论述第52-55页
 (三) 新闻报道“不闻”观念的继承与再创新第55-61页
  1. 江泽民继承与发展毛泽东胡耀邦的观念第55-57页
  2. 第三代其他中央领导的类似论述第57-61页
三、新闻报道“不闻”律令的他律形态第61-91页
 (一) 新闻报道“不闻”律令的两个他律向度第62-64页
  1. 他律向度之一:组织强制第62-63页
  2. 他律向度之二:国家强制第63-64页
 (二) 以限制报道内容制约报道行为的他律方式第64-81页
  1. 内容登载限制与内容禁载第64-66页
  2. 内容限制的规定聚焦三个领域第66-77页
  3. 组织强制形成的内容限制第77-81页
 (三) 他律形态新闻报道“不闻”律令的规范体系第81-91页
  1. 他律形态新闻报道“不闻”律令的法律规则第82-86页
  2. 他律形态新闻报道“不闻”律令的法律原则第86-89页
  3. 他律形态新闻报道“不闻”律令的法律概念第89-91页
四、新闻报道“不闻”律令的自律形态第91-113页
 (一) 以限制报道内容制约报道行为的自律方式第92-101页
  1. 自律形态新闻报道“不闻”律令规约内容第92-98页
  2. 自律律令规约基于两个需要形成内容禁载第98-101页
 (二) 新闻报道“不闻”律令的两个自律向度第101-107页
  1. 自律向度之一:以“愿望的道德”自律第103-104页
  2. 自律向度之二:以“义务的道德”自律第104-107页
 (三) 自律形态新闻报道“不闻”律令的规范体系第107-113页
  1. 自律形态新闻报道“不闻”律令的形式结构第107-110页
  2. 自律形态新闻报道“不闻”律令的道德原则第110-113页
五、新闻报道“不闻”律令的理性反思第113-133页
 (一) 从理性视域审视新闻报道“不闻”律令第113-124页
  1. 新闻报道“不闻”律令中的新闻传播实践理性第114-119页
  2. 新闻报道“不闻”律令蕴涵的工具理性之利弊第119-124页
 (二) 控制新闻报道“不闻”律令的消极影响第124-133页
  1. 化解其对公民知情权的可能损害第124-129页
  2. 防范其使新闻职业意识出现异化第129-133页
六、结语第133-137页
七、附录第137-155页
 附录1 他律形态新闻报道“不闻”律令——行政法规部分第137-138页
 附录2 他律形态新闻报道“不闻”律令——部门规章部分第138-140页
 附录3 他律形态新闻报道“不闻”律令——政策纪律部分第140-144页
 附录4 有关国家安全的新闻报道“不闻”律令第144-147页
 附录5 有关保密的新闻报道“不闻”律令第147-155页
八、参考文献第155-160页
后记第160-16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62-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报业采访的形成--以《申报》(1872-1895)为例
下一篇:《学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