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7页 |
1. 研究意义 | 第8页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 第8-9页 |
3. 基本概念 | 第9-11页 |
4. 论述主线 | 第11-12页 |
5.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6. 研究现状及理论概述 | 第13-17页 |
第一章 上海市中心区旧改资金运作的历史演进和实证分析 | 第17-23页 |
·上海市中心区旧区改造的历史演进和政策变化 | 第17-18页 |
·上海市中心城区旧改资金运作机制的演进分析 | 第18-20页 |
·上世纪80年代前,政府出资,政府组织实施的资金运作机制 | 第18页 |
·80年代至90年初政府出资,但是政府逐渐淡出具体项目实施 | 第18-19页 |
·上世纪90年代后,多元化、多层市场主导的资金运作机制 | 第19-20页 |
·开发商出资、政府组织实施或者开发商出资、开发商组织实施 | 第20页 |
·案例分析 | 第20-23页 |
·静安区石库门小区综合配套改革 | 第20-21页 |
·杨浦区平凉西块的拆迁改造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旧改资金运作的困境分析和经验借鉴 | 第23-31页 |
·上海市中心城区旧改资金运作面临的主要困境 | 第23-26页 |
·资金筹措渠道过窄,资金严重不足 | 第23页 |
·旧区改造制约因素增加,改造成本不断上涨 | 第23-24页 |
·土地运作的市场机制还处于初级阶段 | 第24-25页 |
·具体旧区改造对象的落实缺少刚性指标,城市旧区改造规划难以落实 | 第25页 |
·与旧区改造密切相关的动迁等政策执行缺乏刚性 | 第25页 |
·政府及公共资金在旧区改造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明确 | 第25页 |
·经济效益作为旧改资金运作的核心指标 | 第25-26页 |
·国内外城市旧改资金运作机制的经验借鉴 | 第26-29页 |
·英国旧区改造的实践措施 | 第26-27页 |
·香港旧区改造的实践措施 | 第27-28页 |
·成都市旧区改造的实践措施 | 第28-29页 |
·国内外旧改资金运作的经验总结 | 第29-31页 |
·政府从直接介入旧区改造,向间接引导城市综合发展转变 | 第30页 |
·私人投资占主导地位,是最活跃的旧区改造 | 第30页 |
·社区规划和社区建筑运动的兴起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旧改资金运作的主体分析 | 第31-35页 |
·参与主体 | 第31-32页 |
·参与主体的利益关系和相互作用 | 第32-34页 |
·上海市旧区改造中参与主体力量对比变化对资金运作机制的影响分析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旧改资金运作机制的构架 | 第35-42页 |
·旧改资金运作的融资机制 | 第35-37页 |
·基金融资模式 | 第35页 |
·项目融资模式 | 第35-36页 |
·其它融资方式 | 第36-37页 |
·旧改资金运作的总体平衡机制 | 第37-39页 |
·区域内协调平衡 | 第38页 |
·市区协调平衡 | 第38-39页 |
·市场调剂平衡 | 第39页 |
·旧改资金运作模式分析 | 第39-42页 |
·政府既是出资人,又是实施者 | 第39-40页 |
·政府是出资人,企业是实施者 | 第40页 |
·政府是出资人,第三部门(非盈利社会机构)是实施者 | 第40页 |
·开发商是出资人,政府是实施者 | 第40页 |
·开发商既是出资人,又是实施者 | 第40-41页 |
·承租人和所有权人是出资人,专门机构是实施者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