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倒按揭制度的一般理论 | 第10-18页 |
(一) 倒按揭的概念与特征 | 第10-12页 |
(二) 倒按揭法律关系分析 | 第12-14页 |
1. 倒按揭中存在的主要法律关系 | 第12-13页 |
2. 贷款人与借款人的权利义务分析 | 第13-14页 |
(三) 倒按揭与相关制度的比较 | 第14-18页 |
1. 倒按揭与抵押贷款的区别 | 第14-15页 |
2. 倒按揭与我国现行按揭制度的比较 | 第15-18页 |
二、我国引进倒按揭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18-28页 |
(一) 引进倒按揭制度的现实基础 | 第18-19页 |
1. “老龄社会”已然来临 | 第18-19页 |
2. 自有住房数量大幅增长 | 第19页 |
3. 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 第19页 |
(二) 在我国推行倒按揭的现实意义 | 第19-22页 |
1. 应对我国老龄化的浪潮,缓解社会、家庭养老压力 | 第19-21页 |
2. 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 第21页 |
3. 增大二手房源,缓解我国房地产开发市场的压力 | 第21-22页 |
(三) 我国引进倒按揭制度的障碍、风险及可行性分析 | 第22-28页 |
1. 引进倒按揭制度的文化障碍 | 第22页 |
2. 引进倒按揭制度的法律障碍 | 第22-25页 |
3. 引进倒按揭制度运作上的风险 | 第25-26页 |
4. 引进倒按揭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26-28页 |
三、以让与担保理论构建我国倒按揭贷款制度 | 第28-36页 |
(一) 让与担保制度的内涵与特征 | 第28-30页 |
1. 让与担保制度的内涵 | 第28页 |
2. 让与担保制度的特征 | 第28-30页 |
(二) 让与担保与抵押之比较 | 第30页 |
(三) 以让与担保理论构建的比较优势 | 第30-32页 |
1. 有效的防范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 第30-31页 |
2. 担保物权的实现更有效、便捷、公平 | 第31-32页 |
3. 有利于提高债权的救济效率 | 第32页 |
4. 也更有利于债务人权益的保护 | 第32页 |
(四) 我国倒按揭制度的具体设计 | 第32-36页 |
1. 贷款机构的选择 | 第32-33页 |
2. 借款人的条件 | 第33页 |
3. 抵押房屋的要求 | 第33-34页 |
4. 贷款相关事项 | 第34-35页 |
5. 保险相关制度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